[实用新型]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84636.7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0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吕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5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功能的不断丰富,目前移动终端采用指纹配置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指纹模组位置通常在TP侧和电池盖侧,在电池盖侧目前都是采用不可拆卸方案,即指纹模组固定在电池盖上,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因不可拆卸电池盖方案导致成本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使得指纹模组和电池盖可以分开,便于安装和拆卸,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含:电池盖、指纹模组及主板;所述电池盖上设有第一圆孔;所述指纹模组固定在所述主板上,且所述电池盖盖在所述指纹模组上时,所述指纹模组通过所述第一圆孔进行外露。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将指纹模组固定在主板上,并通过电池盖上的圆孔显露出来,使得当电池盖盖在指纹模组上时,可以正常启用指纹模组,同时指纹模组和电池盖还可以分开设置,便于安装和拆卸,降低成本。
另外,移动终端还包含:垫片;所述垫片中间设有第二圆孔;所述垫片夹设于所述电池盖与所述主板之间;所述第二圆孔对应于所述第一圆孔,且所述第二圆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孔的直径。通过设置垫片一方面在装配时可以在电池盖和指纹模组之间起到支撑作用,另外第二圆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圆孔的直径,使得在电池盖外侧可以保留垫片的圆边,可以更醒目的标识出指纹模组的所在位置。
另外,所述垫片上设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嵌套在所述第二圆孔中,并通过所述第一圆孔外露;且所述金属环单边与所述第一圆孔单边留有第一预设配合间隙。通过设置金属环,使得指纹模组在显露时更加美观,预留第一预设配合间隙可以降低生产精度,便于生产和安装。
另外,移动终端还包含:屏蔽罩;所述指纹模组通过所述屏蔽罩与所述主板固定。通过屏蔽罩可以使得移动终端在组装时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而且实施起来简单方便。
另外,所述屏蔽罩上设有定位柱,所述指纹模组上开有与所述定位柱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屏蔽罩与所述指纹模组通过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固定在一起;所述屏蔽罩通过表面贴装技术SMT固定在所述主板上。通过开定位方式将指纹模组和屏蔽罩固定在一起,精确、牢固。将屏蔽罩通过表面贴装技术SMT固定在主板上,简单、方便。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更加简单可行。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终端还包含:支架;所述指纹模组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主板固定。通过支架可以使得移动终端在组装时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而且实施起来简单方便。
另外,所述第二圆孔单边比所述指纹模组单边小0.4mm~0.5mm。由于指纹模组通过第二圆孔显露出来,第二圆孔单边比指纹模组单边小0.4mm~0.5mm可以防止引起偏心,同时也降低了生产精度,便于生产和安装。
另外,移动终端还包含:后壳;所述后壳位于所述指纹模组和所述电池盖中间,且所述后壳上开设有对应所述指纹模组的开孔。通过设置后壳可以有效保护移动终端的内部零件,在后壳上开设对应指纹模组的开孔可以将指纹模组外露,便于采集指纹。
另外,所述指纹模组单边与所述开孔单边预留第二预设配合间隙。这样可以降低生产精度,便于生产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电池盖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电池盖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的电池盖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结构剖面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846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持以太网控制自动化技术的伺服驱动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笔记本散热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