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餐厅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88317.7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0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洋;李公法;刘洪海;赵颢云;蒋国璋;孔建益;熊禾根;孙瑛;郭永兴;秦丽;李贵;李喆;苗卫;刘泽;杜峰;廖雅杰;胡文龙;汤恒;李贝;常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餐厅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餐厅用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机械自动化成为了社会的一种趋势。在工业生产中已经大量运用机器人完成生产线的加工与制造。随着人们对生活中物质文化需求的增多,机器人也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尤其是在餐饮行业,一款良好的送餐机器人可以良好的减缓企业用工的压力。但现在的餐饮行业多是以人力进行工作及送餐,人流量大,工作强度高,对劳动人员的精神及体力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对企业来说,即使花很高的价钱也很难留住劳动人员。但此类服务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大量的雇佣劳动人员又会造成人才的不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雇佣人力还会存在着卫生等隐患。如能开发一款以机器人代替人力进行送餐的机械设备,无疑可以减少企业的用工难,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对于食品卫生安全方面也会有进一步的保证。企业也可以避免长期花费高价雇佣服务员等费用,对企业来说又是一笔额外的收益。而且以机器人代替人力还会使餐厅成为亮点,吸引顾客,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申请号为201520444637.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送餐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头部的眼睛和嘴巴均设有LED灯珠,所述机器人本体头部内置有语音对话装置,所述机器人本体双手活动连接托盘且所述托盘设有自动感应器,所述机器人本体胸部设有光电传感器、感应器、超声波传感器、无线装置、电源分配控制器和系统控制器,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设有底盘,所述底盘内设有驱动装置。该机器人类似于人形,虽然能吸引顾客的眼球,但是该机器人在使用时不具备人机交互功能,不具备餐费支付、发票打印功能、会员卡识别功能、不具备图像采集以及处理功能,而且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无法旋转,只能倒退后再前进,使用时非常不方便。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餐厅用机器人,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餐厅用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呈臂状结构,上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在机器人本体的上部,另一端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机器人本体下方通过可旋转底座连接有行走机构,所述机器人本体上靠近托盘处设有人机交互装置、收费装置和会员卡识别装置,所述机器人本体内设有发票打印装置,且在机器人本体上相应位置设有发票打印输出口,所述机器人本体头部内置有语音对话装置,所述机器人本体头部的眼睛设有与机器人本体内图像处理系统相连接的摄像头,所述机器人本体内还设有与人机交互装置相连接且通过无线网络联接于餐厅主机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收费装置内设有虹膜识别装置。
进一步:所述机器人本体上靠近连接臂处设有用于读取菜单上RFID菜品标签、餐桌座位上记录座位号的RFID座位标签的RFID频射阅读器。
进一步:所述机器人本体上与餐桌高度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超声波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收费装置为二维码扫描装置、银联卡刷卡装置或投币收费装置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收费装置、连接臂、人机交互装置、会员卡识别装置以及可旋转底座的作用,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仅具备点餐、送餐功能,而且还能进行餐费支付、会员顾客的会员卡识别,同时还能进行旋转,实现了机器人自动转身为顾客服务的目的,通过发票打印装置以及摄像头,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发票打印功能和图像采集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器人本体;2,连接臂;3,托盘;4,压力传感器;5,可旋转底座;6,行走机构;7,人机交互装置;8,发票打印输出口;9,语音对话装置;10,摄像头;11,RFID频射阅读器;12,超声波传感器;13,收费装置;14,会员卡识别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88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不同大小的袋包装堆码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地质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