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金混凝尼龙移动围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2009.4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伟同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E04H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尼龙 移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金混凝尼龙移动围挡。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电信维修等情形下,需要进行打围作业,将工作区域和非工作区域分割开来,以保证施工人员在安全区域施工,保障过往的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现有的围栏虽然能够起到隔离的作用,但是其稳定性强度不高,拆装不易,施工时容易发生散架或倒塌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合金混凝尼龙移动围挡,连接方式安全稳定,稳定性强,安装和拆卸简单方便,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一种合金混凝尼龙移动围挡,包括设置在上部的立板和设置在下部的底座,所述立板与底座之间可拆卸地采用圆头榫的方式相互连接,所述立板和底座侧面设有锥形凸头,所述锥形凸头的形状为上宽下窄、里窄外宽,所述相邻的立板和底座侧面设有与锥形凸头相适配的锥形凹槽,所述锥形凹槽的形状为上窄下宽、里窄外宽,所述锥形凸头可插入锥形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立板上均布条状的警示灯。
优选的,所述立板上均布条状的反光警示线。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设有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合金混凝尼龙移动围挡,连接方式安全稳定,稳定性强,安装和拆卸简单方便,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锥形凸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锥形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立板;2、底座;3、锥形凸头;4、锥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合金混凝尼龙移动围挡,包括设置在上部的立板1和设置在下部的底座2,所述立板1与底座2之间可拆卸地采用圆头榫的方式相互连接,所述立板1和底座2侧面设有锥形凸头3,所述锥形凸头3的形状为上宽下窄、里窄外宽,所述相邻的立板1和底座2侧面设有与锥形凸头3相适配的锥形凹槽4,所述锥形凹槽4的形状为上窄下宽、里窄外宽,所述锥形凸头3可插入锥形凹槽4中。
采用锥形凸头3和锥形凹槽4相互啮合形成连接副的方式,使得相邻合金混凝尼龙移动围挡的连接更为简便。在任何需要连接合金混凝尼龙移动围挡的位置,均可以简单快捷的装卸。安装时,将锥形凸头3插入锥形凹槽4中即可;拆卸时,仅需给锥形凸头3施加一个水平向上的力即可简便取出。与扣件连接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装配、拆卸省时90%以上,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位接触面积较大,摩擦系数较大,其连接节点抗剪、抗拉、抗压的能力更强,整个围挡系统的承载力更强、稳定性更高。
目前,塑料注水围挡以其显著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施工工地。这类围挡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塑料或者彩钢板等材料制作,底座箱体可注水或者注细砂增加重量,提高围挡的稳定性,施工结束时将底座的水或者细砂放空,减轻重量方便搬运转移,重复利用。注水或者注细砂围挡的特点是依靠灌注介质的重量维持稳定,然而工程实践表明,注水或者注细砂围挡仍然广泛存在车辆碰撞、摩擦而导致塑料底座破损的问题,破损后的整个围挡工作性能迅速降低,即使上部围挡完好也无法正常工作,最终变成塑料垃圾被丢弃或者回收,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密度合金尼龙纤维抗氧化剂材料制作,这种防撞耐磨材料制作的围挡底座能够缓解其遭受车辆碰撞、摩擦而导致破损失效的问题,延长围挡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按照国家交通部、住建部的要求,采用常规围挡的尺寸要求设计制作,立板1高度为1450mm,底座2高度为450mm,立板1宽度为1000mm,底部2宽度为360mm,立板1采用黄色,底座2采用蓝色或红色。
作为更好的实施方式,所述立板1上均布条状的警示灯。
作为更好的实施方式,所述立板1上均布条状的反光警示线。
作为更好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2底部设有支撑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伟同,未经丁伟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2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路收费站防车辆闯关路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公路桥梁用挡风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