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统红酸汤的自动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4411.8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5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林顺宝;陆阳;黄明慧;罗洪标;肖天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23/00 | 分类号: | A23L2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李剑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统 红酸汤 自动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凯里传统红酸汤的自动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红酸汤起源于贵州黔东南地区,经传统工艺自然发酵而成。据说最早的酸汤是用 酿酒后的尾酒调制而成的,发展至今,已出现了多个酸汤品种。在众多的酸汤品种中,如今 以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的凯里红酸汤最为著名。红酸汤是凯里地区苗、侗族人民的民族传 统食品,它所独具的色鲜红、清香、味醇酸、回甜,令食者胃口大开。红酸汤是用新鲜红辣椒 、西红柿、食盐、料酒等腌制发酵而成,色泽鲜红或间有白、黄色颗粒,光泽度好;组织状态呈 半固态状,细度均匀一致,无霉花浮膜现象,粘稠适中,无分层;口感醇厚、细腻、柔和,酸味 纯正、辣味悠厚、咸味适中。并且具有开胃、健脾、增强食欲和降脂减肥的独特作用,其味道 鲜美、百食不厌,深受海内外宾客的青睐。
然而,目前传统的红酸汤还是采用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由于存在 操作者人为的差异,生产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传统红酸汤的自动生产装 置,确保降低劳动强度,稳定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传统红酸汤的自动生产装置,包括原料槽、清洗 机构、发酵罐、磨酱机构、包装机构和PLA控制器;原料槽与清洗机构通过送料输送线连接; 清洗机构包括初洗室、精洗室和清洗输送线,在初洗室和精洗室内设置有搅拌器;清洗机构 与发酵罐连接,在发酵罐内设置有用于粉碎原料刀片,刀片安装于一根旋转轴上,旋转轴可 以上下移动;发酵罐与磨酱机构连接,发酵罐与磨酱机构之间设置有送料泵A,磨酱机构包 括磨酱器和储料容器,磨酱机构与包装机构连接,磨酱机构与包装机构之间设置有送料泵 B,PLA控制器分别控制清洗机构、发酵罐、磨酱机构和包装机构。
在清洗机构与发酵罐之间还设置导料槽,使清洗好的原料顺利进入发酵罐。
在包装机构的出料端还设置有成品输送线,将包装好的成品输送装箱。
采用上述装置,将用于生产红酸汤的原料用小车倒入原料槽,然后原料通过送料 输送线进入清洗机构清洗,清洗好的原料再通过清洗输送线进入发酵罐,原料在发酵罐内 先被刀片粉碎,然后通过PLA控制器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发酵,发酵合格后,PLA控制 器发出信号,送料泵A工作,将发酵好的原料输送至磨酱机构,磨酱机构将原料磨成酱状装 入储料容器内,当储料容器内的原料达到一定量后,PLA控制器发出信号,送料泵B工作,将 酱状原料输送到包装机构进行包装。
整个生产工程由PLA控制器控制,各种生产参数精确,避免人工操作存在的人为误 差,确保了生产质量的稳定。并且整个生产工程中除原料槽加料是人工采用小车外,其余工 序步骤为智能自动化生产,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装置经过多次调试生产,工作稳定可靠,可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原料槽2送料输送线3清洗机构31清洗输送线32搅拌器
4发酵罐41导料槽5送料泵6磨酱机构7送料泵B8包装机构9成品输送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原料槽1与清洗机构3之间通过送料输送线2连接;也就是送料输送 线2把原料槽1内的辣椒和西红柿送入清洗机构3,送料输送线2包括不锈钢网带,送料输送 线2为现有技术,可以购买。
清洗机构3包括初洗室、精洗室和清洗输送线31,初洗室就是对原料进行第一道清 洗,精洗室就是对原料进行第二道清洗,第二道清洗后原料清洁度达到标准;在初洗室和精 洗室内设置有搅拌器32,搅拌器32转动便于原料洗净,原料经过第一道清洗后通过清洗输 送线31送入精洗室。
清洗机构3出料端与发酵罐4连接,在发酵罐4内设置有用于粉碎原料刀片,刀片安 装于一根旋转轴上,旋转轴可以上下移动,旋转轴上下移动通过螺旋传动实现,进入发酵罐 4内的原料首先被刀片旋转粉碎,粉碎过程由PLA控制器控制,原料粉碎达到要求后,旋转轴 升到上部位置,刀片不与原料接触。
在清洗机构3与发酵罐4之间还设置导料槽41,导料槽41使清洗好的原料顺利进入 发酵罐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4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桃自动破瓣挖核机防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马铃薯高效磋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