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0410.6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5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秦蕾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导电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子卡形式存储媒体具有轻薄短小、高存储量、耐震、可多次重复记忆等优异特性,因此被广泛的运用在信息家电、个人计算机或可携带式数字产品上。电子卡与电子产品连接时,必须通过卡连接器作为传输媒介,以便于计算机主机的读取与存储。
现有技术请参考中国发明专利公开CN103050806A号专利所示,所述卡连接器的端子的接触部呈片状,与接触部连接的弹性臂延伸方向与接触部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接触部向上翘起,以使得加大端子的接触弹性。
但是此类结构的端子的弹性接触臂仅仅设计一个方向的弹性变形,而无法在垂直于该变形方向的另一方向上实现加大变形,当端子被长久的压制后,则容易发生应力变形,不能恢复弹性功能,进而使得该连接器损坏。
因此确有必须设计一种新的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已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导电端子弹性变形能力的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底壁及位于所述底壁上方的收容空间,每个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向下延伸的焊接部以及与所述焊接部连接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有向上突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接触部,沿垂直于外界电子卡插入方向的左右方向,所述主体部还设有左右延伸能够带动所述接触部作弹性运动的第一臂部,沿外界电子卡插入方向的前后方向,所述主体部还设有前后延伸能够带动所述接触部作弹性运动的第二臂部,所述第一臂部与所述第二臂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臂部延伸所在直线与第二臂部延伸所在直线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还设有与所述接触部连接的第一前臂、连接所述第一前臂与所述第一臂部的第一弯部,所述第一前臂与第一臂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弯部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臂部与所述第二臂部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前臂位于一个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水平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R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角R1的角度范围为不大于60°,不小于3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前臂沿前后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后臂,所述接触部将所述第一前臂与第一后臂前后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前臂与所述第一后臂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在90°±5°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前臂、第一弯部、第一臂部以及第二臂部前后一一对称并镜像设置的第一后臂、第二弯部、第三臂部以及第四臂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以及所述第一弯部、第二弯部、第一臂部、第一前臂、第三臂部以及第一后臂均位于所述第二臂部与绝缘本体的连接点和第四臂部与绝缘本体的连接点所在直线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导电端子,包括焊接部以及与所述焊接部连接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有位于中间位置的接触部以及与接触部连接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包括自接触部前侧倾斜延伸的第一前臂、自第一前臂进一步突出弯折延伸的第一弯部、自第一弯部进一步延伸的第一臂部、自所述第一臂部进一步延伸的第二臂部、自第一接触部后侧倾斜延伸的第一后臂、自第一后臂进一步突出弯折延伸的第二弯部、自第二弯部进一步延伸的第三臂部以及自所述第三臂部进一步延伸的第四臂部,所述第三臂部、第二弯部、第一后臂、接触部、第一前臂、第一弯部及第一臂部相互连接大致呈W型,所述第三臂部与第四臂部的延伸方向不同,所述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的延伸方向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卡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设置成具有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均能够带动接触部作弹性变形运动的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使得导电端子具有更强的弹性变形能力,提高了导电端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其收容有电子卡。
图2为图1所示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04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隐藏式插头的旋转结构
- 下一篇:跨径并沟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