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公交智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2072.0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4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庆平;齐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庆平 |
主分类号: | G08G1/123 | 分类号: | G08G1/12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彭随丽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公交 智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公交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城市交通的拥堵和尾气污染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社会问题,公交系统因其所具有的资源利用高效性、环保性和可控性得到了各界的大力提倡,但现有的公交系统在功效和便捷程度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现有公交系统中的公交车辆只能按固定的路线行驶,这种预设的公交线将交通限制到了一条线上。比如公交车可运行得目标是这条线上的各站点,可运行的方向是沿这条线的方向,可运行的路径也是这条线。而出租车可运行的目标是周围任何目标,可运行的方向是周围任何方向,就是到一个目标也有好多路径。当乘客确定交通目标后只能是去寻找带有其目标的预设交通线,而不是象出租车那样可为该乘客临时规划一条适合本人的交通线。与此同时,公交车辆也将众多乘客束缚在一个大车上,因此具有不同具体目标的乘客只能随车向一个方向走,从而也会失去交通的灵活性。
城市交通的拥堵一般均是局部拥堵,只要将拥堵处的乘客分配到不拥堵的路段上即可解决问题,但现有的公交系统中,没有针对于诸如客流量、车辆的载客量,车速以及乘客所需交通线路等可变因素的控制调节手段。在目前的电子地图和一些公共场所设置的公交咨询台,其可以根据始末点信息为乘客设计公交路径,但是这些路径只是利用了预设的公交线和可换乘点这样的固定信息,却没有像线路客流量、车辆的实时车速、载客量、道路维修和交通管制等路况实时信息,这些设计的路径只是一种建议,并没有对乘客进行统筹分配的能力,上述不足制约了公交系统向更大受众范围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城市公交智能系统,以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升城市公交的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城市公交智能系统,该系统包括:
车载子系统,装载于公交车辆上,所述车载子系统对公交车辆上的在乘人员数量进行统计、以获得车载乘客数量信息,并可经由GPS获得公交车辆的位置及车速信息;
中心管控系统,与各车载子系统经由互联网通信联接,包括具有公交路网结构信息和地图信息的电子地图管理系统,以及可对各车载子系统信息进行汇总和管理的数据管理子系统;
公交站子系统,设置在公交站和换乘枢纽处,并与中心管控系统通过互联网通信联接,所述公交站子系统具有供乘客输入出行信息的信息输入单元,以及对乘客的乘车路径信息进行输出的信息输出单元;所述公交站子系统根据乘客于信息输入单元输入的信息、中心管控系统所分发的信息,以及在前乘客的乘车路径信息规划出该乘客的乘车路径信息,并可由信息输出单元输出到可移动信息载体上,以作为该乘客的乘车向导信息,同时将所规划的乘车路径信息反馈到中心管控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控系统包括中心主控单元;所述电子地图管理系统包括可接受路障信息输入,以对路况信息进行更新的地图处理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控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中心主控单元连接的、经由互联网通信向公交站子系统和车载子系统发布数据信息的数据广播子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控系统包括与所述中心主控单元连接的调度处理子系统,所述调度处理子系统根据车载乘客数量信息、及公交站子系统规划的乘车路径信息对公交车辆的发车需求进行提示。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地图管理系统包括可提供公交站或换乘枢纽周边的建筑物及场所的位置信息的计算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子系统包括与中心主控单元通信连接的车载主控单元,以及与车载主控单元相连的、对车辆在乘人员数量进行计算的在乘人员统计模块;所述公交站子系统包括与中心主控单元通信相连的公交站主控单元,所述信息输入单元及信息输出单元连接于公交站主控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在乘人员统计模块包括与车载主控单元相连的、对上车人员进行感应的第一感应单元,以及与车载主控单元相连的、对下车人员进行感应的第二感应单元;所述车载主控单元对第一感应单元感应的次数和第二感应单元感应的次数差值计算以获取在乘人员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子系统包括与车载主控单元相连的车载语音收发模块,所述中心管控系统包括与中心主控单元相连的中心语音收发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换乘枢纽设置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处,所述交叉路口处包括交叉布置的至少两层道路,在非底层的各层道路上设有公交道路以及供各公交道路上的公交车辆共用的公交站台,在底层道路与非底层的公交道路之间设有供乘客通过的通道或楼梯或电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庆平,未经何庆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2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