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后主减速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2250.1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8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聂采顺;李永放;赵鹏;许兵宗;孙佑攀;李杰;张刚;夏立峰;王荣;古川;马友政;董川;廖舟;田刚;张公建;吴小东;何金强;蓝枭;郝峰;刘波;张璐;邓祥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14 | 分类号: | F16H1/14;F16H57/023;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后主 减速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驱动桥设计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汽车后主减速器总成。
背景技术
主减速器在驱动桥内是汽车的主要部件之一,其主要是在汽车传动系中起降低转速,增 大转矩的作用。为了保证一定离地间隙的情况下,降低主动锥齿轮和传动轴的位置,使车身 和整车重心降低,目前微型车后驱动桥的后主减速器总成采用的是向前(行车方向)布置, 采用齿轮下偏置单级准双曲线齿轮减速,差速器为对称式两对圆锥行星、半轴齿轮,其中主 动锥齿轮为左旋,从动锥齿轮为右旋。现在正在兴起的新能源电动车有一部分也采用后桥驱 动,由于目前的电池为中间布置,质量和体积非常大,所以就不能采用后主减速器总成向前 布置方式,必须改为后主减速器总成向后布置的方式,而主减速器齿轮下偏置在后主减速器 总成向后布置的情况下则无法实现行车方向不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后主减速器总成向后布置和行车方向不 变的电动汽车后主减速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动汽车后主减速器总成,包括减速器壳体、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 轮、进油道和回油道,所述主动锥齿轮设置于减速器壳体内,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 相啮合,所述进油道和回油道均布置于减速器壳体内,所述主动锥齿轮的轴线相对于从动锥 齿轮的轴线向上偏置。
优选地,所述主动锥齿轮轴线与从动锥齿轮轴线的偏置距为25mm。
优选地,所述进油道和回油道分别布置于主动锥齿轮轴线的水平面两侧。
优选地,所述进油道的顶面从进油道的内部到开口处逐渐向上倾斜升高,且进油道顶面 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6°~8°,所述回油道的底面从回油道的内部到开口处逐渐向下倾斜降 低,且回油道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1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主动锥齿轮向上偏置后就能在后主减速器总成向 后布置的情况下,保证行车方向不变,此外,在将进油道和回油道布置于主动锥齿轮轴水平 面两侧后就可在主动锥齿轮向上偏置的情况下更好地实现齿轮油循环润滑,该电动汽车后主 减速器总成可运用于后桥驱动的电动汽车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主动锥齿轮下偏置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进油道和回油道布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动锥齿轮上偏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油道和回油道的布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后主减速器总成的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油道顶面倾斜角度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油道底面倾斜角度示意图。
附图标记:1-减速器壳体,2-主动锥齿轮,3-从动锥齿轮,4-进油道,5-回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动汽车后主减速器总成,包括减速器壳体1、主动锥 齿轮2、从动锥齿轮3、进油道4和回油道5,所述主动锥齿轮2设置于减速器壳体1内,所 述从动锥齿轮3与主动锥齿轮2相啮合,所述进油道4和回油道5均布置于减速器壳体1内, 所述主动锥齿轮2的轴线相对于从动锥齿轮3的轴线向上偏置。
在将该后减速器总成运用于汽车时,需要将其朝向行车方向相反的方向布置安装,汽车 行驶时,主动锥齿轮2右旋,从动锥齿轮3左旋,汽车可与现有后主减速器向前布置的行车 方向一致,而上偏置距离优选为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22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倒档滑套结合齿结构
- 下一篇:一种活塞气弹簧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