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9476.0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5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键;高晓东;徐苹;刘全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键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F1/04;C22C38/46;C22C1/03;B29C39/12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9 | 代理人: | 周育东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铝合金门窗型材 加工性 制备 晶粒 复合涂料 合理配比 使用寿命 稀土元素 中间合金 等轴晶 重量份 配比 细化 变色 稀土 门窗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制备方法,组分以重量份计为:Si:10.8-11.5份,Mg:0.4-0.75份,Mn:0.3份,Zn:2.25-2.45份、Cu:3.55-3.74份,B:0.075-0.15份,Ca:0.081-0.093份,Fe:1.52-1.64份、Ti:0.5-0.9份,V:0.02-0.04%,Cr:1.13-1.15%,Ni:14.3-14.5%,稀土元素0.93-0.98份,Al:75-80份;本发明采用合理组分的铝合金配比,提高了铝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和易加工性,采用Al‑Ti‑B中间合金和稀土的复合细化方式,使铝合金的等轴晶比例大,晶粒细小,提高了强度、硬度和加工性,采用合理配比的复合涂料,提高了型材的抗腐蚀性,使得门窗的使用寿命长,不易变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日益丰富多样,对于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更显得尤为突出,现今所用的门窗有金属制的、塑料制、木制等几种,制作门窗的材料成为主要研究的对象。由于铝合金比强度高、易于成形、导热性好、价格较低,在交通运输、建筑、包装、通讯、航天航空、军事及电子工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是除了铁之外用量最多的金属材料,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面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对材料的选择正从传统的钢铁材料向轻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陶瓷及其复合材料转移,其中尤以轻合金材料为主,而在轻合金材料中,镁合金虽然密度比铝合金小,但镁锭成本较高,与铁易发生电偶腐烛,且零件制造过程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障碍,而铝合金以其来源广,制造技术相对成熟,零件制造成本较低,且机械强度较高,有的可同中碳钢相比,因此,铝合金将成为未来工业的首选金属材料,并且呈现出突飞猛进地发展趋势,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的轻金属材料。
当下,铝合金在建筑上的运用越来广泛,可用于制作门窗的型材,铝及其合金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在使用中几乎不被腐蚀,延长了门窗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铝及其合金可以被无限次的回收和利用,每次回收所消耗的能量仅是原铝生产的5%,同时,铝合金门窗型材力学性能优秀,抗风压性能好,因此在门窗行业,铝合金型材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当前门窗行业制备种所用的铝合金,其强度、硬度性能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并且加工过程后存在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差、利用率低等问题。为使用过程带来许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制备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门窗用铝合金型材的性能,实现晶粒细化,提高抗氧化性,利用率明显提高。
本发明完整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合金门窗型材的组分为:以重量份计,Si:10.8-11.5份,Mg:0.4-0.75份,Mn:0.3份,Zn:2.25-2.45份、Cu:3.55 -3.74份,B:0.075-0.15份,Ca:0.081-0.093份,Fe:1.52-1.64份、Ti:0.5-0.9 份,V:0.02-0.04%,Cr:1.13-1.15%,Ni:14.3-14.5%,稀土元素0.93-0.98份,Al: 75-80份;所述的稀土元素中,按质量百分含量含有如下组分:La:19.2-19.5%,Nd: 17.6-19.9%,余量为Ce;
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上述组分的铝合金熔炼浇注得到铝合金棒材,所述铝合金棒材尺寸为内部缩孔缩松率小于2%,切除冒口并对铝合金棒材进行热处理后,利用切削、喷丸等机加工方法去除表面氧化皮;
(2)将铝合金棒材超声波清洗后,放入电阻炉中,加热至550℃-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键,未经陈文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94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