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烫伤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5247.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6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胡锦平;胡国宜;丁盛;何继文;奚小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3/38 | 分类号: | A61K33/38;A61K31/635;A61K9/06;A61P17/02;A61P29/00;A61K33/30;A61K31/24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14 | 代理人: | 孙晓晖 |
地址: | 2131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烫伤 软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烫伤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烫伤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人类来讲是常见的一种创伤,烧烫伤首先是对人体表皮的损害,烧烫伤创面是导致全身性感染最主要的途径,因此控制住烧烫伤创面的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是治愈烧烫伤病人的关键,也是对烧烫伤外用药的基本要求。
磺胺嘧啶银盐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烧烫伤的临床治疗,对控制烧烫伤创面细菌感染,尤其是对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感染起到良好控制作用。其后开发的磺胺嘧啶锌盐,除具有预防感染作用外,还为创面提供锌离子,有助于组织修复,促进创面更快的愈合。直至今天,磺胺嘧啶银和磺胺嘧啶锌软膏仍是目前临床治疗烧伤的主要药物。
中国专利文献CN1312078A公开了一种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的制造方法,配方为:磺胺嘧啶锌0.5~5wt%,磺胺嘧啶银0.2~2.5wt%,医用辅料1~18wt%,甘油0~45wt%,医用钙盐0~5wt%,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0.08wt%,余量为蒸馏水。其中,医用钙盐为:葡萄糖酸钙、酒石酸钙、柠檬酸钙;医用辅料包括: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可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
中国专利文献CN1513458A公开了一种复方磺胺嘧啶银锌软膏及制造方法,该复方磺胺嘧啶银锌软膏包括以下组成:磺胺嘧啶银0.2~2.5wt%,磺胺嘧啶锌0.5~5wt%,助渗剂1~10wt%,医用辅料15~30wt%,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0.1wt%,甘油0~10wt%,余量为蒸馏水。其中,医用辅料包括:单硬脂酸甘油脂,硬脂酸,白凡士林,羊毛脂,十二烷基硫酸钠;助渗剂包括:氮酮和/丙二醇,当为氮酮和丙二醇混合时,其加入量为1-10wt%,它们之间有可任意比例。
临床实践显示,上述两种软膏剂涂抹后对创面刺激较大,病人局部疼痛感强,对于重度烫伤疼痛感加剧,病人用药顺应性差,经常不能按时涂药,造成创面护理较差且不易愈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轻病人创面疼痛、提高病人用药顺应性的烧烫伤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烫伤软膏剂,其含有磺胺嘧啶银、磺胺嘧啶锌以及D90≤50μm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上述磺胺嘧啶银、磺胺嘧啶锌以及D90≤50μm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重量比优选为2∶1∶1。
进一步地,上述烧烫伤软膏剂还含有十六醇(又名1-十六烷醇、棕榈醇)、液体石蜡(又名石蜡油、白油、矿物油)、白凡士林、十二烷基硫酸钠、羟苯乙酯(又名4-羟基苯甲酸乙酯)、甘油(又名丙三醇)以及纯化水。
更进一步地,上述烧烫伤软膏剂还含有月桂氮卓酮。
作为优选,上述烧烫伤软膏剂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磺胺嘧啶银20份,磺胺嘧啶锌10份,D90≤50μm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10份,十六醇90份,液体石蜡60份,白凡士林14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0份,羟苯乙酯1.5份,甘油50份,月桂氮卓酮9份,纯化水599.5份。
上述烧烫伤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①将十六醇、液体石蜡以及白凡士林混合后加热至70~80℃使之熔化,待用;
②将十二烷基硫酸钠、羟苯乙酯、甘油与纯化水混合后加热至70~80℃使之溶解,待用;
③将步骤①熔化后的物料缓慢加入到步骤②溶解后的物料中,以同一方向搅拌均匀,放置冷凝后加入月桂氮卓酮、磺胺嘧啶银、磺胺嘧啶锌以及D90≤50μm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搅拌均匀即得。
本发明具有的积极效果:本发明通过大量试验惊讶地发现,采用微粉化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D90≤50μm),同时将磺胺嘧啶银、磺胺嘧啶锌以及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重量比控制在2∶1∶1,这样能够使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与伤口紧密接触而迅速发挥镇痛作用,减轻病人创面的疼痛,提高病人的用药顺应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烧烫伤软膏剂的配方如下:磺胺嘧啶银20g,磺胺嘧啶锌10g,D90≤50μm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10g,十六醇90g,液体石蜡60g,白凡士林14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羟苯乙酯1.5g,甘油50g,月桂氮卓酮9g,纯化水599.5g。
该烧烫伤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①按照配方将十六醇、液体石蜡以及白凡士林放入玻璃烧杯中,水浴加热至熔化并保持温度70~80℃,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阳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5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