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9690.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6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武;刘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亨达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08 | 分类号: | C03C27/08;C03C27/06;E06B3/6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付丽丽 |
地址: | 266426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化玻璃 真空玻璃 支撑物 制备 封边材料 弯曲钢化 抽气孔 放入 钢化 钢化玻璃表面 曲面钢化玻璃 红外线加热 点阵排列 后续加工 化学腐蚀 激光刻蚀 激光照射 快速加热 耐温性能 平面玻璃 对齐 钢化炉 真空腔 中支撑 移位 边部 封接 固化 灌注 炉内 熔封 噪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玻璃的制备方法,(1)将两片相同大小的平面玻璃放入钢化炉内钢化或放入弯曲钢化炉内钢化弯曲钢化,得到平面或曲面钢化玻璃;(2)采用化学腐蚀方式或激光刻蚀在一块钢化玻璃表面设置点阵排列的支撑物;(3)将另一片钢化玻璃放置在支撑物上并与步骤(2)中设置支撑物的钢化玻璃对齐;(4)在两块钢化玻璃之间的缝隙四周灌注封边材料,快速加热固化封边材料并完成两片钢化玻璃边部的封接;(5)通过抽气孔抽去两片钢化玻璃之间的空气在两片钢化玻璃之间形成真空腔,将抽气孔通过红外线加热或激光照射方式快速熔封,完成真空玻璃的制备。其避免后续加工工艺中支撑物的移位;降低对材料耐温性能的要求;减少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玻璃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采用化学腐蚀技术或激光刻蚀技术形成真空玻璃中的与其中一片玻璃一体的支撑物,该玻璃适用于建筑门窗玻璃,以及汽车玻璃。
背景技术
真空玻璃是在两片玻璃之间形成密闭真空腔,达到隔热保湿、减低噪音等多重功效。为了在两片玻璃之间形成稳定的真空腔,需要在两片玻璃之间制作支撑点承受外界的压强。目前一般将支撑点均匀分散在玻璃表面,然后将支撑点固定在玻璃表面,如中国专利CN2010101159835公开了一种钢化玻璃的生产工艺,其采用丝网印刷方法将玻璃釉料均匀地分散在平板玻璃表面,玻璃釉料自然晾干或进入烘干炉烘干,形成具有设计高度和面积的支点;中国专利201010116878.3公开了一种弯曲真空玻璃的制造方法,其首先在两片弯曲玻璃的相对内表面印制黏胶剂然后再布放支撑物,然后将两片玻璃之间密封并抽真空。此外,在制作的过程中,为了使玻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固定好支撑物后需要将玻璃进行钢化处理,这就需要支撑点可以承受700℃左右的钢化温度,对材料的性能提出很高的要求。
现有的汽车玻璃传热系数一般在6.5W/m2K左右,减噪能力20dB左右,部分公交大巴车使用两片钢化玻璃合成的中空安全玻璃,厚度通常在12㎜以上,传热系数K值一般在2.8W/m2K左右,减噪能力25dB左右。上述两种玻璃在低温时都容易结霜结露现象影响视线,尤其中空玻璃,还可能产生内结露。现有真空玻璃主要用于建筑领域,都是平型,进入汽车领域需要将真空玻璃做成弧形同时现有平面真空玻璃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点,寻求一种平面或弧形真空玻璃的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真空玻璃制作过程中,支撑点固定工艺复杂,支撑点材料性能要求高的问题,该弧形真空玻璃安全性能高,避免现有汽车玻璃使用时出现的结霜结露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真空玻璃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钢化:将两片相同大小的平面玻璃放入钢化炉内钢化或放入弯曲钢化炉内钢化弯曲钢化,得到平面或曲面钢化玻璃;
(2)设置支撑物:采用化学腐蚀方式或激光刻蚀在一块钢化玻璃表面设置点阵排列的支撑物;
(3)对齐:将另一片钢化玻璃放置在支撑物上并与步骤(2)中设置支撑物的钢化玻璃对齐;
(4)封边:在两块钢化玻璃之间的缝隙四周灌注封边材料,快速加热固化封边材料并完成两片钢化玻璃边部的封接;
(5)抽真空:通过抽气孔抽去两片钢化玻璃之间的空气在两片钢化玻璃之间形成真空腔,将抽气孔通过红外线加热或激光照射方式快速熔封,完成真空玻璃的制备。
本发明涉及的化学腐蚀方式在钢化玻璃表面布防支撑物的具体步骤为:
(A1)在一片钢化玻璃正面把预先设计的支撑物位置、玻璃反面和玻璃侧面,用抗氢氟酸或泡花碱腐蚀的保护材料覆盖;
(A2)将氢氟酸或泡花碱放入在耐腐蚀箱体或池子中,将氢氟酸或泡花碱加热到一定温度,用耐腐蚀吊运工具将钢化玻璃放入所述箱体或池子内,对钢化玻璃表面进行化学腐蚀,直到钢化玻璃未覆盖保护材料的部分被腐蚀掉的厚度为0.1-0.3mm时终止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亨达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亨达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96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