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生产设备灯号识别捕捉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8795.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3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娜;陈涛;王哲;王向光;岳朝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亚伯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捉器 塔灯 传输线 自动化生产设备 传输接口 后台作业 亮度变化 颜色变化 直接读取 感应器 捕捉 电性 自动化生产线 电路板 电性连接 感应方式 外部装置 复数 传送 应用 | ||
本发明为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灯号识别捕捉器及其使用方法,识别捕捉器至少包含:一识别捕捉器本体、至少一感应器以及一电性传输线。识别捕捉器本体内部设有电路板;感应器设于识别捕捉器本体内部,供以各种感应方式来捕捉塔灯装置上的复数塔灯的颜色变化及亮度变化;电性传输线一端电性连接识别捕捉器本体,另一端通过传输接口与外部装置连接,供后台作业人员直接读取判断。藉此,应用于各种自动化生产线的设备的塔灯装置上,以捕捉塔灯装置的颜色变化及亮度变化,再通过传输接口传送捕捉到的信息供后台作业人员直接读取判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的灯号识别捕捉的技术,尤指一种可贴附在机台的塔灯装置上,通过这种感应方法,识别捕捉塔灯的颜色变化及亮度变化,让各种机台的塔灯装置都能被识别捕捉并传送到计算机或其它装置供后台操作人员读取判断,以提升生产线的工作效率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灯号识别捕捉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是现今自动化工厂常见的工作生产方式,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让各个工作站有秩序的一个接着一个完成各站作业流程,让生产更有效率并能减少人员直接操作工作站的危险。
然而,现今自动化的工厂每个工作机台独自运作,每个工作机台都有自己独立的塔灯装置,塔灯装置主要是用来显示机台运作中的状态,常见的塔灯装置为三色灯或四色灯,例如当机台为正常运作状态时,塔灯装置会显示绿灯(表示为正常状态),当机台运作出现问题时塔灯装置会显示红灯(表示为警报状态),当机台强制停机时显示黄灯(表示停止或处于强制状态),藉此即可让现场操作人员清楚的看到生产在线每个机台的状态。
然而,在自动化生产线至少有三至十台不同的设备,每个设备的塔灯装置都是独立的,而没有统一整合,如此当现场有很多设备同时出现问题,操作人员又刚好没在设备附近,则实时有塔灯装置显示灯色,但因距离太远,操作人员也不会马上发现设备出现问题,如此将导致延误处理时间,使塔灯装置无法达到预期的功效。
因此,如何发明出一种能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各种不种品牌的塔灯装置,将生产在线各品牌的设备的塔灯装置统一整合,通过各种感应方法以快速识别捕捉塔灯装置的颜色变化及亮度变化,并将捕捉到的信息实时传输到计算机或其它外部装置,让后台作业人员直接读取判断,即可做最快速的处理,以提升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将是本发明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灯号识别捕捉器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应用于生产在线各种品牌设备的塔灯装置上,通过各种感应方式识别捕捉塔灯装置的颜色变化及亮度变化,并将捕捉到的信息通过各种接口实时传输到计算机或其它外部装置,让后台作业人员直接读取判断,即可做最快速的处理,以提升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为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灯号识别捕捉器,主要应用于各种自动化生产线的设备的塔灯装置上,以捕捉塔灯装置的颜色变化及亮度变化,再通过传输接口传送捕捉到的信息供后台作业人员直接读取判断,该自动化生产设备灯号识别捕捉器至少包含:一识别捕捉器本体、至少一感应器以及一电性传输线。识别捕捉器本体内部设有电路板;至少一感应器设于识别捕捉器本体内部,供以各种感应方式来捕捉塔灯装置上的复数塔灯的颜色变化及亮度变化;电性传输线一端电性连接识别捕捉器本体,另一端通过传输接口与外部装置连接,供后台作业人员直接读取判断。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识别捕捉器本体直接黏固在设备的塔灯装置上。感应器为光感应器、I/O感应器、继电器(Relay)、电流感应器、磁场感应器、PLC讯号截取器或上述各感应器的组合应用。传输接口为USB、RS232、RS422/485、ZigBee或WiFi。外部装置为计算机、轨道控制器或其它外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亚伯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亚伯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87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