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基于低电量状态下的通讯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5537.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8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理;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数字天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清华源律师事务所11441 | 代理人: | 沈泳,王永秀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移动 终端 基于 电量 状态 通讯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基于低电量状态下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智能移动终端的当前电量值或当前电压值;
根据所述当前电量值或当前电压值判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是否满足进入低功耗工作模式的条件,若是,则执行下一步;
将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预先设定的所述低功耗工作模式,并通过所述低功耗工作模式为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提供通讯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基于低电量状态下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智能移动终端的当前电量值或当前电压值包括:
检测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在电量不足情况下自动关机时的当前关机电量值或当前关机电压值;或者
检测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当前运行电量值或当前运行电压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基于低电量状态下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电量值或当前电压值判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是否满足进入低功耗工作模式的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电量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进入电量阈值范围的上限值,且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进入电量阈值范围的下限值;或判断所述当前电压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进入电压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进入电压阈值范围的下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基于低电量状态下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电量阈值范围为大于等于15%,小于等于25%,所述进入电压阈值范围为大于等于3.6V,小于等于3.8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基于低电量状态下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低功耗工作模式包括:
建立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低功耗操作界面;
设置在进入所述低功耗操作界面时被启动的与通讯相关的基本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基于低电量状态下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通讯相关的基本服务包括:拨打电话服务、麦克风服务、免提音频通道和耳机音频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基于低电量状态下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基本服务增加与所述通讯相关的辅助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基于低电量状态下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服务包括:
短信服务、屏幕背光设置服务、CPU频率设置服务、接听电话屏幕显示服务和/或硬件设备休眠设置服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基于低电量状态下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预先设定的低功耗工作模式,并通过所述低功耗工作模式为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提供通讯服务包括:
获取所述低功耗工作模式下,所述移动终端的电量值或电压值;
根据所述电量值或电压值判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是否满足退出所述低功耗工作模式的条件,若是,则将所述低功耗工作模式切换为正常工作模式,若否,则保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基于低电量状态下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电量值或当前电压值判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是否满足退出所述低功耗工作模式的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电量值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退出电量阈值;或判断所述电压阈值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退出电压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基于低电量状态下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出电量阈值为总电量的30%,所述退出电压阈值为3.85V。
12.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基于低电量状态下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智能移动终端的当前电量值或当前电压值;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电量值或当前电压值判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是否满足进入低功耗工作模式的条件,若是,则执行切换单元;
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预先设定的低功耗工作模式,并通过所述低功耗工作模式为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提供通讯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数字天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数字天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55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