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ID控制的IC卡挑线柔性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0846.6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2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梁鹏;林智勇;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挑线 柔性控制装置 压力传感器 钩针 竖直驱动机构 水平驱动机构 感应模块 控制模块 驱动部件 数据通信 通信模块 协同作业 机械臂 金属丝 工作台 立柱 力学 断裂 出力 敏感 支撑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PID控制的IC卡挑线柔性控制装置,所述柔性控制装置包括装放待挑线IC卡的工作台、支撑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立柱、压力传感器、钩针、水平驱动机构、竖直驱动机构、在驱动部件上的挑线机械臂、敏感力学感应模块、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本发明方案通过PID控制器、数据通信和压力传感器的协同作业完成复杂的设备出力控制,可保护挑线过程中金属丝不会因为用力过猛而断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C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ID控制的IC卡挑线柔性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制造是未来工业生产的一个目标,其目的是达成可持续发展,提高已有主要生产指标如产量、质量等,以及技术融合的灵活性和社会、人与环境间的各种因素。运用产品开发和生产工艺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是智能制造实现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现有的IC卡制造设备都是通过挑线、扶线、碰焊三道基本工序来完成的。其中,挑线工序要求用钩针挑出IC卡中细微的金属丝,扶线工序则要求用夹具将挑线工序中挑出的金属丝扶直,然后碰焊工序要求当芯片、IC卡金属丝、电焊针焊头处于正确的电焊位置时,电焊针融化金属线头上的焊锡,与芯片卡对应的电路接口相连接。而在这三道工序中,IC卡中的金属丝及其细微,其大小仅有0.1毫米,因此可能会在加工过程因受力过猛、过大而导致断裂。因此,在IC卡制造过程中,需要相应地对金属丝作保护处理。
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案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技术手段:
(1)基于金属丝断裂检测的方法:通过在生产设备上安装图像识别模块或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加工后金属丝的完整性,并根据检测结果将金属丝损坏的卡片收入废卡盒。
(2)基于弹性缓冲机构的方法:通过在关键部件中加入弹性缓冲机构,在部件出力过大时,弹性机构能够进行缓冲,减小金属丝受力,不至于发生断裂。
专利“一种新型智能卡芯片焊接设备,申请号201520321985.8”在芯片焊接装置上采用弹性缓冲机构,在执行焊接动作时为焊接组件提供缓冲,抵消电焊针焊头对金属线和芯片过大的冲击,防止金属线被压断。这样的柔性机构简单实用,但智能化程度不高,且未能在挑线、扶线工序中对金属丝进行有效的保护。
专利“一种挑线机,申请号201620110760.2”采用剃刀(美工刀、弧形刀)代替钩针进行挑线、扶线工序以提高加工效率,但对目标金属丝没有做充分的保护措施,加工过程容易发生断线现象,影响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IC卡生产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尤其是针对挑线过程中由于出力过大导致金属丝断裂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PID控制的IC卡挑线柔性控制装置,通过PID控制器、数据通信和压力传感器的协同作业完成复杂的设备出力控制,可保护挑线过程中金属丝不会因为用力过猛而断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PID控制的IC卡挑线柔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柔性控制装置包括装放待挑线IC卡的工作台、支撑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立柱、压力传感器、钩针、水平驱动机构、竖直驱动机构、在驱动部件上的挑线机械臂、敏感力学感应模块、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和垂直驱动机构位于立柱上,所述钩针位于挑线机械臂的终端,且面向待挑线IC卡;所述的敏感力学感应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信号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钩针外侧,用于将钩针受力传输至所述信号放大器和所述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与通信模块相连;所述通信模块包括单片机和RS485串口通信协议,所述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内嵌PID控制器和数模转换器,所述控制模块与水平驱动机构和垂直驱动机构相连;
所述柔性控制装置工作过程分为以下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未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08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