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1;5-二氟-2;4-二硝基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7897.3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8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程广斌;黄丽萍;张行程;杨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01/08 | 分类号: | C07C201/08;C07C201/16;C07C20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硝基苯 制备 发烟硝酸 反应条件 合成过程 混合体系 间二氟苯 起始原料 硝化反应 制备过程 副产物 高纯度 浓硫酸 重结晶 产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1,5‑二氟‑2,4‑二硝基苯的方法。该方法以间二氟苯为起始原料,在浓硫酸和发烟硝酸的混合体系下,经硝化反应制得1,5‑二氟‑2,4‑二硝基苯。本发明的合成过程十分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原材料便宜易得,制备过程中副产物较少,产率较高,且不需要重结晶操作即可得到较高纯度的产品,可进行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利用硝化间二氟苯得到1,5-二氟-2,4-二硝基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5-二氟-2,4-二硝基苯是合成除草剂丙炔氟草胺的一个重要的中间体,可经醚化、加氢还原合环、及依次与溴丙胺和酸酐反应得到丙炔氟草胺。同时,由于其结构中含有两个硝基和两个氟基,硝基为含能基团,而氟基则可进一步修饰为其他的含能基团,因此1,5-二氟-2,4-二硝基苯也是能够广泛应用于含能材料领域的一种中间体。
目前,由于合成路径复杂、产品的纯度较低,产率也较低,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运用。已经报道的1,5-二氟-2,4-二硝基苯的合成方法有如下三种方法:
日本专利JP87114939中表述的利用1,5-二氯-2,4-二硝基苯氟化制得1,5-二氟-2,4-二硝基苯,但这种方法利用的是氟化钾和氟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为氟化试剂,反应要求在无溶剂下进行,搅拌十分困难,原料难以充分反应,反应时间也比较长,产率较低,仅为32%。此外原料还很容易堵塞冷凝管造成冲料危险,因此并不适宜工业化大生产。
潘忠稳等在应用化工,33(3):22-23,2004中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改良,首先利用N,N-二甲基甲酰胺将1,5-二氯-2,4-二硝基苯进行溶解,然后加入过量的无水氟化钾在110℃-115℃下反应4h,当原料1,5-二氯-2,4-二硝基苯的含量小于1%时即可终止反应,过滤并用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洗涤,滤液还需进行减压蒸馏、洗涤和重结晶等操作。由于副产物1-氯-5-氟-2,4-二硝基苯的产生,使得最终目标产物的收率为85%,纯度仅为90%。而反应过程中一旦有水存在,产物就会分解。此外,整个后处理过程相对较为繁琐,尤其是需要对高沸点的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蒸馏操作,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Gong等在Organic Letters,14(10):2504-2507,2012中报道了利用间二氟苯硝化制备1,5-二氟-2,4-二硝基苯。该方法是通过将间二氟苯溶解在浓硫酸中,然后在30min内滴加体积比为1:1的浓硫酸和63%的硝酸混合溶剂进行硝化反应。随着滴加完毕后将混合液移至室温下搅拌1h即可反应完全。在后处理过程中需要利用甲醇进行重结晶操作,由于副反应的发生导致最终得到目标产物的产率为81.3%,因此该反应的原料的利用率并不高,不能满足工业化需求。
中文专利CN101948389和CN15837563分别报道了利用2,4-二氟硝基苯为起始原料,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作为硝化试剂制备1,5-二氟-2,4-二硝基苯,两者的区别在于滴加的顺序和后处理不同。前者操作简单,而后者则需要进行多次的萃取来监测反应的进行。但是,这两种方法均会产生1,3-二氟-2,4-二硝基苯,而该副产物和目标产物由于性质相近,难以分离干净,使得通过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目标产物的纯度并不高。此外,原料也昂贵不易得,限制了该方法在工业上的应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在制备1,5-二氟-2,4-二硝基苯的方法中存在以下不足:1.工艺较复杂、工业化难度较大;2.原料较贵;3.产品的收率和纯度均较低,且必须利用重结晶操作来提高目标产物的纯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开发出一条易于工业化、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收率和产物的纯度较高的1,5-二氟-2,4-二硝基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1,5-二氟-2,4-二硝基苯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实验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78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压保湿的湿拌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熔薄壁注塑料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