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互作用力侦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7354.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4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苏中源;陈志远;黄肇达;许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L5/22 | 分类号: | G01L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互 作用力 侦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交互作用力侦测装置,其包括感测器、制动元件、运动元件以及连接元件。连接元件连接制动元件与感测器。制动元件与运动元件发生交互作用而产生一对作用力。所述的一对作用力包括第一作用力及第二作用力。第一作用力的大小等于第二作用力的大小。感测器侦测施加于制动元件的第一作用力,且第二作用力施加于运动元件上而产生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互作用力侦测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来侦测马达扭力的交互作用力侦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行的马达扭力的侦测技术中,例如是扭力计的感测装置是配置于马达的输出轴上,以直接量测马达的输出扭力。然而,由于扭力计本身具有输入/输出信号线,因此,马达的输出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可能会与信号线缠绕而发生信号线被扯断的情形,使得扭力计仅能量测马达的静态扭力,而局限了扭力计的应用范围。
虽然,目前马达的扭力计可另采用碳刷来作为信号传递的方法。但是,碳刷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磨耗的情形,而增加维修及保养的困难度。此外,扭力计虽可另外通过行星齿轮组来配置于马达的输出端与负载端之间。然而,用来润滑齿轮组或转轴等的转动件的润滑油可能会对扭力计本身造成污染。再者,马达的转动件在运作时,会使周围的环境温度升高,也会影响到扭力计的特性,进而影响扭力计的感测准确度以及可靠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互作用力侦测装置,其感测器是连接于连接元件,并且感测器可经由连接元件感测施加于制动元件上的反作用力大小。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互作用力侦测装置,其具有配置于感测器的容置空间中的电路芯片,用于推算出施加于制动元件上的反作用力大小。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互作用力侦测装置,其具有固定座,并且制动元件及连接元件可经由感测器固定于固定座上。
本发明的交互作用力侦测装置包括感测器、制动元件、运动元件以及连接元件。连接元件连接制动元件与感测器。制动元件与运动元件发生交互作用而产生一对作用力。所述的一对作用力包括第一作用力及第二作用力,且第一作用力的大小等于第二作用力的大小。感测器侦测施加于制动元件上的第一作用力,且第二作用力施加于运动元件上而产生运动。
本发明的交互作用力侦测装置包括感测器、制动元件、运动元件、连接元件以及电路芯片。感测器包括应变计及弹性元件,且应变计设置于弹性元件上。连接元件连接制动元件与感测器。电路芯片配置于感测器的容置空间中。制动元件与运动元件发生交互作用而产生一对作用力。所述的一对作用力包括第一作用力及第二作用力,且第一作用力的大小等于第二作用力的大小。感测器侦测施加于制动元件上的第一作用力而使应变计传送电性讯号至电路晶片,且第二作用力施加于运动元件上而产生运动。
本发明的交互作用力侦测装置包括感测器、制动元件、运动元件、连接元件、电路芯片以及固定座。感测器包括应变计。运动元件设置于连接元件的一侧。电路芯片配置于感测器的容置空间中。固定座连接感测器。感测器连接至固定座及连接元件。制动元件与运动元件发生交互作用而产生一对作用力。所述的一对作用力包括第一作用力及第二作用力,且第一作用力的大小等于第二作用力的大小。感测器侦测施加于制动元件上的第一作用力而使应变计传送电性信号至电路芯片,且第二作用力施加于运动元件上而产生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元件的刚性小于连接元件的刚性并且小于制动元件的刚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交互作用力侦测装置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配置于感测器的一侧,且感测器连接至固定座与连接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交互作用力侦测装置还包括电路芯片。电路芯片配置于感测器的容置空间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运动元件包括马达转子以及转动轴,且马达转子固定于转动轴上。连接元件包括马达壳体,而制动元件包括马达定子。马达定子固定于马达壳体上,且感测器为扭力感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7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