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车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6400.6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0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焦焱;李洪生;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趣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60 | 分类号: | H04M1/60;G10L21/02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人机交互 车载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车载系统,包括车载端子系统和移动端子系统;车载端子系统包括语音采集模块、语音输出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移动端子系统包括信息处理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其中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以实现车载端子系统和移动端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中央控制模块分别与语音采集模块、语音输出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同时也根据接收指令和操作信息对上述模块进行控制;语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语音信息和环境信息并传送至所述移动端子系统;语音输出模块用于播放从所述移动端子系统接收的语音;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信息识别编辑合成语音并传送至车载端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车载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其中,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语音交互技术。
目前,在使用非常广泛的交通工具——小型电动车领域,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由于产品主要面向工薪阶层,出于成本考虑,难以采用与汽车和声控机器人相类似的、价格高昂、设计复杂的语音交互系统,另一方面,在该领域仍然具有智能语音的应用需求,例如部分小型电动车通过语音合成,播报里程、电量、故障信息,但这种车型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车载语音芯片性能较弱,音库模型较小,导致语音合成效果听感生硬、服务内容有限、缺乏人性化,用户体验较差。此外,小型电动车的社会保有量目前已超过两亿辆,在庞大的用户中,每天有不少车辆使用人经常一手骑电动车,一手打电话、看手机信息,这种频频出现的非常不安全的操作行为急待改善。因此开发一种成本适合于小型电动车、具有丰富语音交互功能的智能化车载系统成为迫切需要。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低成本、高集成、性能强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车载系统,为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用车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集成、性能强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车载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车载系统,包括车载端子系统和移动端子系统;所述车载端子系统包括语音采集模块、语音输出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移动端子系统包括信息处理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以实现所述车载端子系统和移动端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语音采集模块、语音输出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进行模块之间的信息传输,同时也根据接收指令和操作信息对上述模块进行控制;所述语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语音信息和环境噪声信息并传送至所述移动端子系统;所述语音输出模块用于播放从所述移动端子系统接收的语音;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信息识别编辑合成语音并传送至所述车载端子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语音采集模块是采用麦克风阵列来采集语音信息,其中所述麦克风阵列包含一个主麦克风和至少一个副麦克风,主麦克风设置在距离使用者近的位置主要用于采集用户语音信息,副麦克风设置在距离使用者远的位置主要用于采集环境噪声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第一语音降噪子模块或语音采集模块包括第二语音降噪子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采用双向传输音频数据和数字数据的方式进行点对点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通过Wi-Fi、蓝牙或Wi-Fi结合蓝牙方式进行信息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趣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趣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6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索牵引支承启闭系统
- 下一篇:一种桥墩注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