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中央计算机全自动控制的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0963.4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6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汪俊;张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臻铭信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B23K37/047;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黄智明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中央 计算机 全自动 控制 机器人 自动 焊接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中央计算机全自动控制的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通过中央计算机连接并控制各个生产线上的工位控制台内的PLC控制模块;工位控制台包括分别独立连接在中央计算机上的自动焊接工位、自动检测平台、自动矫正平台、装配机器人、自动牵引小车、焊接机器人和焊接变位机;上述工位控制台均设有掌上控制器;其中:中央计算机包括中央控制计算机和中央监控计算机,中央监控计算机与设置在各个工位控制台的摄像头连接,进而实时监控各个工位的工作状态。本发明的生产线,高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为一体的全自动智能机器人焊接大型零部件的生产线,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安全可靠、有效降低成本、应用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中央计算机全自动控制的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大型板件自动焊接设备中,一般来说采用模具夹持之后,手持机器人焊接,焊接效率较低。或者使用机器人自动焊接,但是其夹持、翻转、固定以及后续的工艺过程的中间环节仍然需要人工操作,目前只能实现半自动焊接。
特别是对于大型的板件、零部件,这个中间过程需要浪费很长的时间以及很多物力,故而特别需要设计种能够实现自动化焊接的设备,用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为一体的全自动智能机器人焊接大型零部件的生产线,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安全可靠、有效降低成本、应用效果显著。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中央计算机全自动控制的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通过中央计算机连接并控制各个生产线上的工位控制台内的PLC控制模块;工位控制台包括分别独立连接在中央计算机上的自动焊接工位、自动检测平台、自动矫正平台、装配机器人、自动牵引小车、焊接机器人和焊接变位机;上述工位控制台均设有掌上控制器;其中:中央计算机包括中央控制计算机和中央监控计算机,中央监控计算机与设置在各个工位控制台的摄像头连接,进而实时监控各个工位的工作状态;
生产线还包括连接成一条直线的传输轨道,以及依次连接在其两侧的侧板转运过渡工装存放区、自动焊接工位、自动检测平台、物料存放工位、总拼焊接工位、待补焊暂存工位、补焊工位、自动矫正平台、工件脱模工位和吊装下线回火工位;传输轨道上还连接有焊接机器人和自动牵引小车,其中焊接机器人连接在自动焊接工位附近的传输轨道上往复运送焊接自动焊接工位的待焊接件;自动牵引小车在整个传输轨道的上述工位之间传输待焊接件。
进一步地,自动检测平台还包括连接自动矫正平台、人工辅助校对工位和侧板检测良品工位,其中人工辅助校对工位连接在自动矫正平台的一个侧面,并且该两个工位直接通过自动旋转装置连接,检测不合格的焊接件通过自动旋转装置从自动矫正平台旋转传输至人工辅助校对工位。
进一步地,人工辅助校对工位与传输轨道的方向上还设有自动复位轨道,自动复位轨道供给人工校对完成后的焊接机暂时存放;并且自动复位轨道的宽度保证能容纳自动牵引小车在其上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生产线还包括设于吊装下线回火工位对面的成品暂存工位,成品暂存工位与自动检测平台、物料存放工位和工件脱模工位位于传输轨道的侧面。
进一步地,补焊工位位于传输轨道的对面还设有空载工装入口工位,该工位用于供给自动牵引小车进出传输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臻铭信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臻铭信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0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车智能绝缘检测仪系统
- 下一篇:汽车底盘件悬吊自动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