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吡啶基团的聚苯并咪唑制备高氮含量的三维氮掺杂石墨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35522.5 申请日: 2016-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6732729B 公开(公告)日: 2019-04-05
发明(设计)人: 王素文;李忠芳;张廷尉;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7/24 分类号: B01J27/24;C25B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5086 山东省淄博***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吡啶 基团 苯并咪唑 制备 含量 三维 掺杂 石墨
【说明书】:

发明用可溶性的全芳香性的带有吡啶基团的聚苯并咪唑(PPBI)为氮源和碳源制备高氮含量的三维氮掺杂石墨烯的方法,PPBI溶液与模板剂纳米颗粒(纳米二氧化硅、氧化铁、氢氧化铁或氧化镁颗粒等)混合均匀,PBI溶解后均匀涂饰在纳米颗粒表面,其高分子中的吡啶环和苯并咪唑环规则地排列在模板剂表面,热解时可以得到氮掺杂石墨烯,由于分子中含有吡啶基团,其氮掺杂石墨烯中吡啶型氮的含量增加。要求:PPBI粘均分子量1~3万;模板剂粒径为5~50nm二者的质量比为3:1~1:3;热解温度为800~1100℃,热解2~3h,用稀酸洗涤3次,去离子水洗涤3次。制备三维氮掺杂石墨烯用于氧还原催化剂、氧析出催化剂,用于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换器件。

技术领域

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用于清洁能源领域的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的阴极催化剂,电解水催化剂,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和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碳原子采取sp2杂化一类二维平面材料,所以,二维石墨烯很易发生π-π相互作用,而层-层堆叠得到石墨使得石墨烯的优异特性丧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三维石墨烯的研究(Li C, et al. New Carbon Materials(新型碳材料) , 2015, 30(3):193)。三维石墨烯材料不仅具有石墨烯片层固有的理化性质,其三维多孔的微纳米结构还使其兼具比表面积大、电子传导性能好及强化传质等优良特性,使得三维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备受关注(Xu X, et al. Acc Chem Res(化学评述), 2015, 48(6): 1666)。三维石墨烯可应用于催化反应、燃料电池、传感器、超级电容器等领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Cao X, etal. Energy Environ. Sci.(能源环境科学), 2014, 7: 1850)。研究表明,杂原子掺杂后得到掺杂石墨烯,其催化氧还原、电解水析氧的催化性能会有明显提高,在各类杂原子掺杂石墨烯中,氮掺杂石墨烯研究最多。二维氮掺杂石墨烯容易层层堆叠或聚集使活性位减少,而且由于缺少传质通道使其催化性能降低。而三维氮掺杂石墨烯可以使活性位暴露在反应的三相界面上,提高了反应效率,而且其多孔结构可提高反应物及产物的传质效率。

三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如采用软模板法(Ding W, et al. J AmChem Soc (美国化学会志), 2015, 137(16): 5414);采用硬模板法(Sha J, et al. ACSNano,(美国化学会-纳米) 2016, 10(1): 1411,;氧化石墨烯在添加氮源材料的环境下还原 (Lin Z, et al. Nano Energy(纳米能源), 2013, 2(2): 241)等等。

人们也常用酚醛树脂、尿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苯胺和聚吡咯等热解制备碳材料,在热解制备多孔碳材料或石墨烯类无金属催化剂(Wu G, et al. Science(科学),2011, 332: 443);Zhang L, et al. Sci Rep (科学报道), 2013, 3(3): 1408)。

聚苯并咪唑(PBI)是一类含有苯并咪唑刚性芳香环高分子化合物,其中的咪唑环含有较高的氮,作为氮源和碳源可以用来制备氮掺杂的碳材料,如果PBI分子中含有吡啶基团(PPBI),其分子中的吡啶基团与苯并咪唑环发生共轭效应,使整个聚合物分子形成一个大π键,整个聚合物分子是刚性的芳香性化合物,且其含氮量更高。PPBI的结构式如下

并且,其分子中的吡啶在制备碳材料是可以提高吡啶型氮的含量。如果用硬模板法,高分子材料与模板剂之间采用合适的质量配比,使刚性的PPBI分子规则地排列在模板剂表面,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热解,PPBI分子会脱氢碳化得到氮掺杂多层石墨烯结构材料。

该发明是利用芳香性的吡啶和苯并咪唑作为提供碳和氮的原料,在惰性气体氩气保护下热解制备含氮的碳材料。通过改变原料与硬模板的比例、控制模板颗粒的大小来控制合成的含氮碳材料的孔径、孔隙率和石墨烯的层数等参数,最终得到理想的多层三维氮掺杂石墨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5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