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电机多模式纯电动驱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3979.2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邦基;邓炜;张农;李萧良;艾志华;盛继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马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8 | 分类号: | B60K17/08;B60K17/02;B60K17/00;B60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排 后排 电控离合器 制动器 前排 输入轴 电机减速齿轮 行星排齿圈 电动机 双电机 太阳轮 固连 纯电动驱动系统 纯电动驱动 单向离合器 动力输入轴 输出轴固连 驱动方式 组合输出 低速挡 动力性 多模式 无动力 行星架 直接档 电机 中断 转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机纯电动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式,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第一电机减速齿轮组,第二电机减速齿轮组,动力输入轴,单向离合器,前排行星排,后排行星排,电控离合器,制动器。所述前排行星排与所述后排行星排通过行星架连接,所述前排行星排太阳轮通过制动器、电控离合器与输入轴连接,所述前排行星排齿圈与输入轴固连,所述后排行星排太阳轮与输入轴固连,所述后排行星排齿圈与输出轴固连。通过电控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操作,实现低速挡与直接档的转换。通过两个电机的组合输出,实现动力性、经济性组合最优。操作简单,无动力中断,易于实现,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驱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双电机多模式纯电动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式。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能源消耗、排放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随着石油资源减小、环境污染加重,全世界都在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的一个主流方向,存在许多技术难点需要攻克。
目前,根据变速方式的不同,国内的纯电动驱动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级减速方案,该方案无法实现不同工况下,电机效率的合理利用,如高车速行驶的高转速低扭矩,和低速爬坡时的低转速高扭矩,都是电机低效区。另一种方案是利用传统的变速装置,该方案没有有效利用电机相对于内燃机无极调速,动力平顺等特点。因此,有必要对电动车汽车的传动系统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电机多模式纯电动动力驱动系统,实现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机多模式纯电动传动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第一电机减速齿轮组,第二电机减速齿轮组,前排行星排太阳轮,前排行星排行星轮,前排行星排齿圈,行星架,后排行星排太阳轮,后排行星排行星轮,后排行星排齿圈,离合器,制动器。上述第一电机减速齿轮组输出端与第二电机减速齿轮组输出端共输入轴,后排行星排齿圈与变速器输出轴相连。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动机与第二电动机均包括发电模式、电动模式。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离合器为电控离合器。
还涉及一种双电机多模式纯电动驱动方式,包括:
单电机驱动模式和双电机驱动模式,在两种驱动模式下都可实现低速挡和直接档两个档位。
单电机驱动模式,只有第一电机驱动时,为单电机驱动模式。由于上述单向离合器,使第一电机工作时,第二电机不被倒拖。
双电机驱动模式,两个电机同时运行,共同驱动,为双电机驱动模式。两个电机的动力分别通过各自的减速齿轮后,汇合于输入轴,经变速机构输出。
低速挡运行,离合器断开,制动器收紧,动力一部分从前排排齿圈通过前排行星轮、行星架传给后排行星轮,另一部分直接通过后排行星排排太阳轮传给后排行星轮,两部分动力汇合后由后排齿圈输出。
直接档运行,离合器结合,制动器放松,第一部分动力通过离合器传给前排行星排太阳轮,第二部分动力通过前排行星排齿圈,与第一部分动力通过行星轮汇合,传给行星架。第三部分动力通过后排行星排太阳轮传递给行星轮,并通过行星架与之前的动力汇合,并通过齿圈输出。
电机倒车模式,未设置倒车档,可通过电机倒转实现,倒车时仍可实现低速挡、直接档两个档位。
制动能量回收模式,第一电动机与第二电动机均工作在发电模式,包括单电机发电或双电机发电,单电机发电,选择第一电动机单独发电,分别选择低速挡或直接档发电;双电机发电,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同时处于发电模式,选择低速挡或直接档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马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马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3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电机减速驱动模块
- 下一篇:一种汽车悬架能量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