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异型复合接点带材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1091.5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7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陈俊;曹晓宁;王健;吴训;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文颖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微异型 复合丝材 焊筋 贵金属 复合接点 双峰型 预成型 带材 限位 凹凸成型 复合产品 复合带材 工艺废料 精密轧机 剖面形状 生产过程 生产效率 轧辊轧制 轧制过程 整个产品 轧辊 受力点 辊拉 减小 拉丝 平直 丝材 制备 生产成本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异型复合接点带材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方形复合丝材通过模具拉丝或辊拉预成型所需的双峰型外形丝材,然后通过带有焊筋限位的凹凸成型轧辊的精密轧机对预成型复合丝材进行最终成型,制备出所需的异型剖面形状的产品。本发明利用预成双峰型外形的方式,改变轧制过程复合带材的受力点,不仅可以使微异型复合丝材的界面更平直,减小贵金属包裹现象,大大提高贵金属的利用率,而且易成型成所需的微异型复合产品;另一方面,利用带有焊筋限位的轧辊轧制成型,生产过程不必调节焊筋位置,可以减少工艺废料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整个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峰型外形的微异型复合接点带材的成型方法,属于双金属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异型复合带是一种横截面面积较小、形状为异型的弱电层状电接触材料,一般由两层或三层复合组成,贵金属电接触层一般是由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耐腐蚀性、抗氧化、抗熔化和粘结等性能的金、银等贵金属及其合金组成;中间层一般是由具有较好导电导热性、或有阻扩散作用的金及其合金、银及其合金、钯及其合金、Ni等材料组成;基体层一般是由就有较好焊接性能、导电性能的铜、铜镍合金、镍等合金组成。
电接触材料是汽车、通讯、工业电子、家用电器等装备中电接触元件的关键材料,广泛用于汽车继电器、温控器、通讯继电器、键盘、微型开关、电路控制器等可靠性要求高、小型集成化的弱电场合,起引导电流和传送信息的作用。
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对电接触元器件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复合电接触材料的消耗也随之增大;公众逐步开始关注自然资源和环境,自然资源的逐渐枯竭,也要求我们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贵金属的利用率和回收率;故节约贵金属是重要任务之一,其要求电接触元器件设计者从产品设计方面节约,同时也要求加工商提高贵金属的利用率,使复合丝材的剖面形状无限趋近设计要求。
另一方面,自动化生产的大环境,不断要求电接触复合材料加工商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加工商在生产过程中易出现各种不良,比如①产品贵金属厚度尺寸不足,造成元器件的电寿命不足;②无法有效加工成设计者所需的各种异型剖面形状的复合带材;③产品贵金属包裹,造成浪费,生产成本较高;④产品尺寸不稳定,下游加工商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此种带材在加工过程复合丝材的界面拱起,有效利用银层厚度减小,成品不良率较高;复合丝材的贵金属包裹,复合比例增大,贵金属浪费较多;较难成型所需的剖面形状;产品焊筋偏离中性线较大,导致下游焊接不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异型复合接点带材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待复合的贵金属电接触层和基体层材料通过预处理制成矩形丝材,然后分别收线至工字轮一、工字轮二;
步骤2):将贵金属电接触层材料通过上导位轮,同时基体层材料通过下导位轮,连续复合成复合丝材;
步骤3):将复合丝材加工成方形丝材,然后通过模具拉丝或辊拉装置预成型特定的双峰型复合丝材;
步骤4)将双峰型复合丝材通过带有焊筋限位的凹凸轧辊,连续轧制成所需的异型复合丝材,并牵引至收线至收线轮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预处理包括拉丝、过渡轧制、退火和清洗工序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复合丝材的复合层数为2层。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复合方式为热轧复合或滚焊。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复合丝材加工成方形丝材的方法为热处理、拉丝或两者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1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分类整理系统
- 下一篇:列车及用于列车调度的控制中心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