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制动闸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0050.6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3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谢鑫林;朱松;潘祺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092 | 分类号: | F16D65/092;F16D69/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2131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座 摩擦 支撑体 中央孔 球面 背板 销体 列车制动闸片 弹簧卡圈 安装座 球台体 顶面 下凸 松动 二级阶梯形 制动盘表面 底面中央 多维调节 浮动连接 四周边缘 安装孔 凹球面 定位孔 定位销 摩擦体 凹球 板体 底面 偏磨 闸片 保证 | ||
一种列车制动闸片,背板上设有若干摩擦块,摩擦块包括摩擦体和支撑体,支撑体由板体、球台体和销体构成;调整座的底面中央为下凸球面,调整座设有中央孔,中央孔的上部向四周扩展形成二级阶梯形球面,摩擦块通过支撑体的球台体坐在中央孔的上级球面上,支撑体与调整座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销体松动通过中央孔;每安装孔的上部向四周扩展成凹球面,调整座通过下凸球面坐在安装座的凹球面上,调整座的两定位销松动插入背板上对应的两定位孔中,调整座的底面四周边缘与安装座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销体下部设有弹簧卡圈,由弹簧卡圈将各摩擦块、调整座和背板浮动连接。本发明实现摩擦块多维调节,保证摩擦块表面与制动盘表面始终100%接触,解决了闸片偏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制动闸片。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列车制动方式主要是依靠制动闸片和制动盘的相互摩擦实现的。中国专利文件CN205298361U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闸片,其摩擦块与钢背之间采用固定连接,闸片在制动时无角度调节和浮动式调节,摩擦块不能自行调节,易出现裂纹、缺损等现象;且由于制动盘径向线速度不一致,导致摩擦块出现内外圈厚度差别大,极容易出现偏磨现象。中国专利文件CN104455105A 公开的是一种浮动式制动闸片,其包括由两块背板互相拼接连接而成的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若干个摩擦块、设置于所述摩擦块与所述背板之间的碟簧,以及将所述摩擦块可浮动地连接于所述背板上的卡簧。所述摩擦块包括摩擦部、插入所述定位孔的定位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摩擦部和所述定位部之间的球形支撑部,所述球形支撑部的球面向所述定位部方向凸出。所述摩擦块为由摩擦体、定位件以及支撑板一体烧结成型,所述摩擦体为圆柱削边销体,其构成所述摩擦部,多个摩擦块互相啮合,实现摩擦块在闸片背板安装平面内水平方向的锁定,所述支撑板为中部为球形结构的薄板,其外形与所述摩擦体的形状一致,其球面部分构成所述球形支撑部;所述定位件一端成型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穿过所述支撑板插入所述定位孔内,另一端与所述摩擦体连接。上述浮动式制动闸片在摩擦块和背板之间加装碟簧,使摩擦块的角度可通过蝶簧发生变化以提高有效摩擦面积,从而减轻摩擦块的偏磨,但是蝶簧对摩擦块的角度调节是有限的,所以没有完全解决摩擦块偏磨等现象,而且蝶簧在实际条件即在复杂恶劣环境及高温高压高速等不利条件下制动时存在弹性浮动失效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摩擦块能多维调节从而防止偏磨的列车制动闸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背板,背板上设有若干摩擦块,摩擦块之间具有排屑间隙,从而形成排屑通道,摩擦块包括摩擦体和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由板体、球台体和销体构成;上述摩擦体固定在板体上;所述调整座的底面中央为下凸球面,底面的两侧各设有定位销,调整座设有贯通上下的中央孔,中央孔的上部向四周扩展形成二级阶梯形球面,分别为上级球面和下级球面;摩擦块通过支撑体的球台体坐在调整座的上级球面部位上,支撑体的板体与调整座的顶面之间具有上间隙,销体松动通过调整座的中央孔;背板的每个安装孔的上部向四周扩展成凹球面,每个安装孔的下部向四周扩展为弹簧卡圈室,调整座通过下凸球面部位坐在背板的凹球面部位上,调整座的底面四周边缘与背板的顶面之间具有下间隙,所述背板上且处于每个安装孔的两侧均设有定位孔,调整座的两定位销松动插入背板上对应的两定位孔中,支撑体的销体插入背板的弹簧卡圈室的部位上设有弹簧卡圈,由弹簧卡圈将摩擦块和调整座浮动连接在背板上,所述调整座的顶面的两端各设有挡块。
所述摩擦体为具有大、小端的六边形,六边形的形状相当矩形和等腰梯形相拼成,摩擦体具有六条直边,相邻直边之间由圆弧边连接。
所述支撑体的板体的形状与摩擦体的形状相似,板体具有大、小端,板体的四周伸出于摩擦体形成一圈边沿。
所述摩擦块以板体的大、小端分别对着两挡块放置。
所述支撑体的板体的大、小端分别与两挡块之间具有限位间隙。
所述限位间隙为0.5~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0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随钻堵漏工具
- 下一篇:指纹识别设备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