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感器、人工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城市管理系统、实体安全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8223.0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2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胡涛;徐威挺;王文伟;邱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机器人 智慧 城市 城市管理 系统 实体 安全 监测 | ||
技术领域
涉及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传感器、人工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城市管理系统、实体安全监测系统。
技术背景
现有的传感器,成本高昂,对加工精度要求很高、成本很高、结构复杂,传感器是、机器人的摄取环境信息的重要部件,如果传感器价格昂贵是现在机器人技术普及的门槛,阻碍了智能时代的发展,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发展,研发各种低成本的传感器对于机器人技术、智能城市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必要。
越敏感的传感器越精准,越容易感应微小的环境变化,传感器越敏感越有利于设备的高速反应,现有的高敏感度的传感器价格非常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人工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城市管理系统、实体安全监测系统,能够提供一种传感器设计新思路。
1、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S1)、两个感光器、透明液体(S3)、液态金属(S4)、透明容器(S2);液态金属(S4)能够反射80%以上的光;液态金属(S4)的密度大于透明液体(S3)的密度的1.5倍;液态金属(S4)、透明液体(S3)密封装载在透明容器(S2)的同一容腔内部;
透明液体(S3)的体积与液态金属(S4)的体积之和等于透明容器(S2)的容积;激光器(S1)位于透明容器(S2)的上方,两个感光器位于透明容器(S2)的上方;激光器(S1)发出的激光先穿过透明容器(S2)的透明液体(S3),再经由到液态金属(S4)与透明液体(S3)共同界面反射,再次穿越明流体(S3)后照射到感光器上;激光器(S1)发出的激光的同一个光斑同时落在两个感光器上;激光器(S1)、两个感光器、透明容器(S2)之间相对固定不动。
2、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感光器的类型完全相同。
3、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光器(S1)发出的激光与透明容器(S2)的容腔界面的之间的入射角不为九十度。
4、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感光器的类型均为光敏电阻。
5、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透明液体(S3)为液体。
6、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液态金属(S4)为铟镓合金。
7、人工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具有前述的传感器。
8、人工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具有前述的传感器作为运动传感器。
9、智慧城市,具有前述的传感器,用于震动监测。
10、城市管理系统,具有前述的传感器,用于震动监测。
11、实体安全监测系统,具有前述的传感器,用于震动监测,以震动情况数据作为安全状况判断参数。
技术内容说明,及其有益效果。
由于振动是变速运动的一种形式,所以本发明也能感知振动。
本发明能够通过激光器(S1)发出的光斑的位置移动产生较大的电学变化差;本发明的设计架构使得本发明能够放大变化差,提高感光敏感度,降低制造成本,还可以用于检测震动。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容易加工、提供了一条传感器设计新思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其中a为结构和光路示意图,b为等效器件示意图,c为光斑移动的电阻变化曲线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电学仿真图,此时第一光敏电阻R1、第二光敏电阻R2的光照情况相近,标尺用于突出光敏电阻的光照情况,电压表用于呈现第一输出点OUT1、第二输出点OUT2之间的电压差。
图3是实施例2的电学仿真图,R1所受光照最少,R2所受光照最大。
图4是实施例2的电学仿真图,R2所受光照最少,R1所受光照最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传感器,包括激光器(S1)、两个感光器、透明液体(S3)、液态金属(S4)、透明容器(S2);液态金属(S4)能够反射80%以上的光;液态金属(S4)的密度大于透明液体(S3)的密度的1.5倍;液态金属(S4)、透明液体(S3)密封装载在透明容器(S2)的同一容腔内部;
透明液体(S3)的体积与液态金属(S4)的体积之和等于透明容器(S2)的容积;激光器(S1)位于透明容器(S2)的上方,两个感光器位于透明容器(S2)的上方;激光器(S1)发出的激光先穿过透明容器(S2)的透明液体(S3),再经由到液态金属(S4)与透明液体(S3)共同界面反射,再次穿越明流体(S3)后照射到感光器上;激光器(S1)发出的激光的同一个光斑同时落在两个感光器上;激光器(S1)、两个感光器、透明容器(S2)之间相对固定不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8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市政生活垃圾车用除臭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轮垃圾车车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