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法快速生产的南极磷虾虾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09268.1 申请日: 2016-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6579324A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发明(设计)人: 陈桂东;尹利昂;薛长湖;樊燕;常耀光;李兆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23L27/60 分类号: A23L27/60;A23L17/40;A23L17/00;A23L5/20
代理公司: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45 代理人: 曹玉琳
地址: 2661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快速 生产 南极 磷虾 虾酱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水产调味品加工技术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酶法快速生产的南极磷虾虾酱。

背景技术

虾酱是我国沿海地区居民常用的一种调味料,它具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为人们用以烹调或蘸食,拥有相当一部分的受众。虾酱通常是以小型虾为原料经过磨碎、发酵而制成,毛虾、蜢子虾、白虾等是虾酱的常用原料,在每年这些小虾丰收上市之际,往往迎来虾酱的制作高峰。我国流行的家庭式传统做法,即将虾磨碎、加入25-30%的食盐、发酵半年至一年,这种方式制作周期长、操作粗放,并且加大了卫生风险。

虾酱作为一种具备完全蛋白质、营养丰富的调味品,目前仅限于沿海居民中熟悉和喜爱其风味的人群食用,而广大内陆地区及沿海对之不熟悉的居民并不喜爱,其原因分析为:一是多数市售的虾酱在呈现虾味等海鲜风味的同时,往往带有很多人表示难以接受的腥臭味;二是市售虾酱高盐含量的特点并不符合低盐的健康饮食导向。

鉴于市售虾酱自身及受众分布的特征,开发一种具备鲜美味道和独特风味,杜绝腥臭味,且生产周期短、盐含量适中的虾酱产品,则成为顺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的积极创新举措。

南极磷虾是生活在南极冰冷海域的一种小型虾类,生物蕴藏量和年可捕捞量巨大,随着我国南极生物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南极磷虾将逐渐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来源之一。营养角度上,其生物效价高于牛乳和一般动物蛋白,含有全部种类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达40%以上;南极磷虾肉还含有大量的脂质,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达47%以上。并且,南极磷虾体内有活力强大的多种自溶酶,在合适条件下,会显著增进水解产物的风味和滋味。

因此,以南极磷虾为原料,充分利用其易自溶的特点,结合外源酶深度水解和科学调配,开发一种生产期短、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盐含量低的新式虾酱,能够创新虾酱种类,拓广虾酱调味品的消费群体,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南极磷虾为原料,以酶法为加工方式,生产一种快速制成的南极磷虾虾酱。其生产过程由解冻、脱氟、采肉、破碎、自溶、二段酶解、加盐酶解、调配、分装和灭菌灭酶等步骤组成,具体为:

第一步,将块状的冷冻南极磷虾于2~4℃环境下解冻6~8小时;之后将解冻的磷虾浸泡于1~6倍质量的水中,加入食品级磷酸作为脱氟剂,调节水体的pH值稳定在4.5;于10~30分钟后用喷淋式回转筛进行沥水;用采肉孔直径为2mm的改进型采肉机完成脱壳采肉。

2~4℃的环境解冻温度,能较好的保护南极磷虾体内源酶,并且能较好的抑制磷虾体内微生物活动,防止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的升高。

使用食品级磷酸作脱氟剂,并调节稳定pH在磷虾蛋白的等电点4.5,一是利用磷酸对氟良好的脱除能力,使虾壳中的氟进入到水体,防止其进入虾肉当中,二是水体pH处于等电点可以防止蛋白质的溶出。这是常规的脱氟操作所不能实现的。

以食品级磷酸为脱氟剂的好处还在于,少量残留的磷酸最终以磷酸盐形式存在,可以在产品中能起到保水剂的良好作用,不会带来任何安全上的隐患。

采肉孔直径为2mm的采肉机,可防止一般采肉机所出现的细小虾壳混入虾肉的现象。经研究,南极磷虾的氟大多富集在虾壳中,有效的脱除虾壳可以控制最终虾酱产品中的氟含量在标准范围内。

第二步,将南极磷虾肉用高速斩拌机以1500转/分斩拌5分钟以破碎虾肉及虾眼,之后把物料放入酶解罐;

第三步,搅拌条件下,将物料升温至53℃,自溶酶解1~3小时;

我们研究发现,南极磷虾内源蛋白酶为类胰蛋白酶,其最适温度是53℃,最适pH是8,而经磷酸脱氟操作后,本发明所采虾肉的pH值为8~8.1,故在此温度和pH条件下能最大程度起到水解蛋白质的作用;磷虾内源酯酶的最适温度为37℃,53℃的自溶温度钝化了内源酯酶,能防止脂质的分解,保障了虾酱中脂质的品质,也避免了脂肪酸氧化给虾酱带来腥臭味。自溶酶解的应用可节省外源酶的使用,节约加工成本。

第四步,将物料升温至55~60℃,搅拌条件下,加入比例为300-500U/g物料的外源蛋白酶,外源酶是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风味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1~3小时的二段酶解;

随着自溶时间的延长,物料pH值逐渐变小,磷虾内源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受到限制。因此,此时加入适宜的外源蛋白酶调节pH和温度,能有效的增强水解作用,使磷虾呈味氨基酸更多的得到释放。

第五步,将物料降温至50~55℃,向物料中加入18~20%的食盐进行调配,搅拌酶解96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92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