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3682.1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9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鞠再昌;权贤植;赵源珉;黄圣旭;池晟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3/66 | 分类号: | F16H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马云超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自动变速器 行星 齿轮 | ||
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可以包括:输入轴;输出轴;第一行星齿轮组,其具有第一至第三旋转元件;第二行星齿轮组,其具有第四至第六旋转元件;第三行星齿轮组,其具有第七至第九旋转元件;第四行星齿轮组,其具有第十至第十二旋转元件;第一轴,其将第一旋转元件和第四旋转元件互相连接,并且可以与输入轴或变速器壳体选择性地连接;第二轴,其将第二旋转元件、第六旋转元件、第七旋转元件和第十旋转元件互相连接;第三轴,其与第三旋转元件连接;第四轴,其与第五旋转元件连接;第五轴,其与第九旋转元件连接;第六轴,其与第八旋转元件连接,并且与输出轴连接;并且还包括第七轴和第八轴。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6年6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082639号的优先权及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配置为通过利用尽可能少的部件来实现至少九个前进挡位,从而能够获得动力输出性能提升和燃料消耗改善的效果,并且通过利用在发动机的较低的每分钟转数(revolution per minute,RPM)范围内的驱动点而能够改善车辆的行驶安静性。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自动变速器领域中,作为用于最大化地提高车辆的燃料效率和驾驶性能的技术,已经进行了对于获得更多挡位的研究,并且最近,油价的上涨导致了在提高车辆燃料消耗方面的激烈竞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已经对发动机进行了通过所谓的缩减尺寸来实现重量减小和改善燃料消耗的研究,并且已经对自动变速器进行了通过实现更多挡位以提供更优的驾驶性能和燃料消耗的研究。
然而,对于自动变速器而言,随着挡位数量的增多,其内部部件的数量,尤其是行星齿轮组的数量也增多,并且变速器的整体长度增加,从而导致制造成本、重量增加并且安装性能、动力传输效率等方面变差。
因此,对于自动变速器,为了提升通过实现更多挡位而获得的燃料消耗的改善效果,对于能够利用少量的部件而产生最大效率的行星齿轮系的开发是很重要的。
在这方面,近期已经将自动变速器配置为实现8速或更多速度挡位并且已经安装于车辆中,此外还存在着对于能够实现8速或更多速度挡位的行星齿轮系的研究和开发的强烈需求。
然而,一般的8速或更多速度挡位的自动变速器通常包括3到4个行星齿轮组以及5到6个控制元件(摩擦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变速器的整体长度增加,所以存在着安装性能不可避免地变差的缺陷。
因为,为了获得自动变速器的更多挡位,近来,采用双排结构或者应用爪型离合器来取代湿式控制元件,其中在所述双排结构中,采用了行星齿轮组设置在行星齿轮组之上的形式。然而,这两种情况具有这样的问题:可适用的结构受限,并且由于爪型离合器的应用而伴随有换挡感变差的现象。
公开于该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配置为:通过利用尽可能少的构件而实施至少九个或更多前进速度挡位和至少一个倒车挡位来实现多挡位,从而获得动力输送性能的提升和燃料消耗效果的改善;并且配置为:通过利用在低的发动机的每分钟转数(RPM)范围内的驱动点来改善车辆的行驶安静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3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 下一篇:一种固定轮距无级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