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TT-MRAM存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1099.7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3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真;何岳巍;胡少杰;闵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7/22 | 分类号: | H01L27/2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tt mram 存储 单元 | ||
本发明公开一种STT‑MRAM存储单元,包括晶体管和MTJ单元;晶体管建立在基底上,晶体管的漏极与MTJ单元通过金属线达到漏接触;MTJ单元包括内电极和包裹在内电极外周的种子层、铁磁性钉扎层、非磁性势垒层、铁磁性自由层和外电极;金属线与内电极连接;种子层、铁磁性钉扎层、非磁性势垒层、铁磁性自由层和外电极均与基底所在平面不平行;种子层、铁磁性钉扎层、非磁性势垒层、铁磁性自由层和外电极与金属线间隔设置。本发明中MTJ单元的设置形式将热稳定系数Δ随原本的平面结构尺寸的平方变化关系减弱为线性变化,可以用高度补偿,有利于MTJ小型化。本发明可有效的利用空间,保证良好的热稳定性,提高存储密度,提供多种存储模式,对20nm技术节点以下的存储器具有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TT-MRAM(Spin Transfer Torque-Magnetic Random AccessMemory,自旋转移矩-磁随机存储器)存储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隧道结(MagneticTunnel Junction,MTJ)结构和STT-MRAM器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磁随机存储器(MRAM)是一种可取代传统存储器的先进存储技术。具有良好的非挥发性,即断电后数据不丢失,良好的热稳定性,存储信息可保存超过十年,以及良好的读写稳定性,读写次数可达1016次。早期的MRAM是利用电流产生外磁场来改变自由层的磁性状态,由于所需写入电流大,能耗高而限制了小型化。而通过自旋电流来控制磁性状态的自旋转移矩磁随机存储器(STT-MRAM),可有效避免这种状况,对存储器件的小型化具有重要意义。
STT-MRAM存储器件的读写功能由其存储单元和自旋极化电流来控制,典型的STT-MRAM存储器件由MTJ存储单元和选择性晶体管组成。而MTJ存储单元又包括铁磁性钉扎层,绝缘隧穿层,铁磁性自由层。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当前已有MTJ的结构是平面结构,即MTJ各层平面平行于圆晶衬底表面,电流沿垂直膜面方向流动。随着纳米技术节点不断的按比例缩小,MTJ单元各部分的尺寸在不断减小,其热稳定性受到巨大挑战。MTJ的热稳定性可由公式Δ=KAt/kT表征。其中,Δ表示热稳定性因子,K表示各向异性常数,A表示磁自由层的面积,t表示自由层的厚度,k为玻尔兹曼常量,T为温度[A.V.Khvalkovskiy.J.Phys.D:Appl.Phys.2013]。一般要求存储单元对信息的存储具有10年以上的热稳定性,即要求热稳定性因子Δ必须保持在60-70左右。随着器件尺寸的减小,即MTJ面积A在缩小,要保持热稳定性Δ的值,需要通过增大各向异性常数K或/和薄膜的厚度t来保持。根据上述热稳定性公式,当器件尺寸减小时,自由层面积A将随器件尺寸以平方形式减小,此时为了保证热稳定性,Kt必须随器件尺寸以平方关系增加。一方面,各向异性常数K通常由磁性薄膜自由层和氧化物势垒层的界面工艺和材料类型决定,在MTJ中很难调节各向异性常数K,要使K按照MTJ尺寸的减小而增加去补偿,在技术上非常困难。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自由层的厚度t来增加Δ同样低效,因为Δ随t变化是线性的比MTJ尺寸的平方变化要缓慢很多,而且翻转电流密度与薄膜厚度t成正比,增加t使写入能量急剧升高[A.Goyal.Appl.Phys.Lett.1996],所以通过调节t来补偿也不可行。因此,在小尺寸10nm技术节点以下,MTJ要保持好的热稳定性,就需要对MTJ结构进行新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TT-MRAM存储单元,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STT-MRAM存储单元,包括晶体管和MTJ单元;晶体管建立在基底上,晶体管的漏极与MTJ单元通过金属线达到漏接触;MTJ单元包括内电极和包裹在内电极外周的种子层、铁磁性钉扎层、非磁性势垒层、铁磁性自由层和外电极;金属线与内电极连接;种子层、铁磁性钉扎层、非磁性势垒层、铁磁性自由层和外电极均与基底所在平面不平行;种子层、铁磁性钉扎层、非磁性势垒层、铁磁性自由层和外电极与金属线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10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