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NA折纸模板和纳米金棒构建Dolmen结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9954.5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0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樊春海;汪联辉;王旭;晁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9 | 分类号: | G01N21/49;G01N27/447;G01N23/04;G01N23/2251;B22F9/24;B22F1/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湘群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na 折纸 模板 纳米 构建 dolmen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DNA折纸模板和纳米金棒构建Dolmen结构的方法,首先通过晶种生长法制备特定尺寸纳米金棒,然后制备特异性设计矩形DNA折纸,最后按照纳米金棒与DNA折纸按摩尔比为5:1的比例加入纳米金棒,在45℃~20℃条件下循环梯度退火,使特定尺寸纳米金棒与特异性设计矩形DNA折纸杂交,使得纳米金棒构建成Dolmen结构。还包括上述晶种生长法制备特定尺寸纳米金棒以及经ssDNA1所示核苷酸序列修饰后的纳米金棒的制备工艺。本发明借助琼脂糖电泳和透射电镜进行表征,利用纳米金棒组装体在暗场显微镜暗场图中特殊颜色的特点,容易与扫描电镜共定位,与刻蚀手段相比,具有简便、可靠、低成本、较低的实验条件要求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分析领域,具体涉及基于DNA折纸模板纳米金棒构建Dolmen结构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资深研究员Paul Rothemund发明了“DNA折纸术”,这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自下而上的组装技术。先借助纳米仪器,画好折叠物的形状,然后用折叠的DNA长链把这个形状填满,而DNA短链就是固定折叠的DNA长链的“图钉”。Rothemund用计算机计算每一个作品所需DNA短链的数量,然后将这些DNA短链“钉”在长链构成的支架上,就构成了各种图案。该技术具有过程简单、容易操作和极高产率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物质检测、单分子水平分析、疾病诊断及治疗等领域。
近年来,在金纳米棒(Gold NanoRods,GNRs)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当前人们可以利用模板法、光化学法、晶种生长法以及电化学法等多种方法制备出长径比不同的金纳米棒,由于其具有各向异性及独特的光谱特征,故在生物检测、医学诊断、光学成像以及光谱研究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
在原子系统中,当一个分立的激发态能级与一个连续的激发态能级相重叠时,两个激发态之间会出现干涉,从而使原子系统的光谱呈非对称线型,这一效应称为法诺(Fano) 共振。最近,金属微纳结构中的Fano共振由于在非线性、增强透射、光学开关与调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Richard Vaia(Biswas,S.,Duan,J.,Nepal,D.,Pachter,R.,&Vaia,R.(2013).Nano Letters,13(5),2220-2225.)利用刻蚀通过Top-Down方法搭建Dolmen结构,生动有效地向我们展示了该结构的法诺效应。颜灏 (Pal,S.,Deng,Z.,Wang,H.,Zou,S.,Liu,Y.,&Yan,H.(2011).Journal of the AmericanChemical Society,133(44),17606-9.)利用空间可循址性和DNA特异性结合将纳米金棒杂交到DNA折纸,并排列成相应的空间构型。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使用Bottom-Up(自下而上)方法将纳米金棒和DNA折纸组装成Dolmen结构用于法诺效应的研究和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自下而上方法将DNA折纸和纳米金棒构建成Dolmen结构,该结构具有的法诺效应可用于光学和等离子体领域检测,丰富了DNA纳米结构的检测手段;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基于DNA折纸模板和纳米金棒构建Dolmen结构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1)通过晶种生长法制备特定尺寸纳米金棒;
(1.2)制备特异性设计矩形DNA折纸;
(1.3)按照纳米金棒与DNA折纸按摩尔比为5:1的比例加入纳米金棒,在45℃~20℃条件下循环梯度退火,使特定尺寸纳米金棒与特异性设计矩形DNA折纸杂交,使得纳米金棒构建成Dolmen结构。
上述晶种生长法制备特定尺寸纳米金棒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9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