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eacon三点定位的跳点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6747.4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5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曲德君;李进岭;曹大军;王禹;陶宁;许迅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G01S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徐乐慧;陈保胜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结果 三点定位 跳点 圆心 目标定位 圆形区域 相交点 保存 | ||
一种基于Beacon三点定位的跳点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Beacon三点定位中产生的历史定位结果集设定阀值;2)判断历史定位结果集中定位结果的数量是否小于阀值,若是则直接保存到历史定位结果集中作为最终定位结果,否则按以下步骤执行;3)获取历史定位结果集的中心位置;4)以历史定位结果集的中心位置为圆心,目标定位精度的二分之一为半径划出一个圆形区域;5)计算本次定位结果到历史定位结果集的中心位置的距离;6)判断距离是否小于等于目标定位精度的二分之一,若是保存后作为本次定位的最终定位结果,否则定义为跳点并作约束处理;7)在圆心和本次定位结果之间建立一直线,直线与圆形区域的相交点作为本次定位的最终定位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Beacon定位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针对Beacon三点定位方法中出现的跳点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Beacon就是一种通过低功率蓝牙技术(Bluetooth Low Energy)实现精确定位的设备,如今,Beacon技术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根据用户所处位置提供相关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同时这里面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而如何比较准确地定位用户所处位置是其中的关键,也是难点。
如图1和图2所示,目前基于Beacon技术的定位系统及方法是在用户逛商场的时候,先定位出用户的位置,然后使用手机/平板的摄像头拍摄出用户行进路线前方的照片,然后经由网络将定位信息和拍摄的前方照片发往AR服务器(增强现实),经由AR服务器经过一系列运算,确定用户当前走到商场的哪家门店,最后将商场门店信息发给手机/平板做进一步处理。
具体地说,基于Beacon技术的定位系统包含移动端和AR服务器,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AR服务器和移动端App都采用iBeacon(低功率蓝牙技术)协议。移动端利用其内部安装的Beacon搜索模块1搜索用户附近的Beacon设备,得到最原始的数据(Beacon Raw Data),该得到的最原始数据包括Beacon设备号(UUID)、组号(major)、组内编号(minor)、信号强度(RSSI)、功率(TxPower,距离Beacon 1米时的信号强度),然后将原始数据(Raw Data)传递给Beacon数据转换模块2。由Beacon数据转换模块2将Beacon搜索模块1输出的Beacon RawData转换成经度、纬度、用户到Beacon的距离等信息,然后将转换后的数据传给定位模块3。由定位模块3接收Beacon数据转换模块2的输出数据,调用定位方法,测出用户当前位置,并将用户当前位置传输给数据处理/集成模块4。
数据处理/集成模块4接收定位模块3和照相(Camera)模块5传送的数据,打包成特定的数据结构,然后传给第一网络处理模块6。
第一网络处理模块6接收数据处理/集成模块4的数据后通过网络接口将数据发送到AR服务器。
AR服务器中的第二网络处理模块7接收移动端发来的用户位置和Camera图像,并将收到的数据转码、返解成AR服务器能够识别的数据结构,然后将处理结果传给图像识别及图像转换模块8。
图像识别及图像转换模块8识别移动端发来的Camera照片,调用图像识别算法和后台数据知识库,将识别结果封装为特定的数据结构给数据处理/存储模块9做进一步处理。
数据处理/存储模块9接收图像识别及转换模块8传来的数据结构,同时查询存储有图像识别及处理算法的算法/数据知识库10,并结合用户位置,分析图像信息,最终得到用户当前在哪些店面附近,即获得该用户本次定位的最终定位结果。
数据处理/存储模块9将最终得到用户当前在哪些店面附近的信息(最终定位结果)通过第二网络处理模块7传送回第一网络处理模块6和数据处理/集成模块4,由数据处理/集成模块4根据AR服务器传回的处理数据和营销信息,通过营销模块11以一种友好的形式告知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6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