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局部水洗型荧光渗透装置及探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1505.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邰炳芳;孙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长春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1 | 分类号: | G01N21/91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洗型 受检表面 荧光渗透 探伤 渗透液 荧光渗透探伤 流量调节器 后处理 二次干燥 检测材料 抽液泵 零组件 容量瓶 涂抹头 吸液球 预清洗 检测 导管 显像 去除 施加 试验 检验 加工 分析 研究 | ||
1.一种局部水洗型荧光渗透装置,包括容量瓶(1)、抽液泵(2)、吸液球(3)、流量调节器(4)、涂抹头(5)、框架(6)和导管(7);
其中,导管(7)为左右两根,左导管从渗透液原装桶内将渗透液抽至容量瓶(1)中,右导管将容量瓶(1)中的渗透液吸出,容量瓶(1)为承装渗透液的玻璃量瓶,瓶盖上有两个导管孔,框架(6)套在容量瓶(1)外侧,用于支撑固定容量瓶(1)和挂涂抹头(5),容量瓶(1)的位置高于渗透液原装桶和涂抹头(5),抽液泵(2)将渗透液从渗透液原装桶内抽至容量瓶(1)中,吸液球(3)用于将容量瓶(1)中的渗透液吸到右导管中,并通过右导管上的流量调节器(4)调节右导管中渗透液流量,右导管的一端为涂抹头(5),用于将渗透液涂抹到零件的受检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水洗型荧光渗透装置,其特征在于,涂抹头(5)为尖头、铲头、圆柱头或盘头,根据受检部位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涂抹头(5)。
3.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水洗型荧光渗透装置进行局部水洗型荧光渗透探伤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受检表面预清洗
在施加渗透液前,根据被检工件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对被检工件的受检表面进行预清洗,在除去受检表面污染物的同时,不影响其它部位表面状态;
2)干燥
清洗后对被检工件进行干燥,以使渗透液能以最大限度渗入受检表面开口缺陷中,待受检表面温度不高于40℃时,才施加渗透液;
3)渗透液的施加
利用局部水洗型荧光渗透装置,将渗透液涂抹在被检工件的受检表面上,为防止渗透液流入不便清洗的盲孔、凹槽、内腔、缝隙处,根据受检表面的形状特点,选择相应的涂抹头,涂抹过程中要控制流量使渗透液覆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并保证在整个渗透时间内,受检表面一直处于润湿状态;
根据环境温度、受检表面状态、预期检出缺陷的大小和种类来合理确定渗透时间;
4)去除受检表面多余的渗透液
对于局部渗透探伤,此步骤不仅要保证去除受检表面多余的渗透液而保留已渗入缺陷中的渗透液,还要考虑其它部位不要受到渗透液及污水的污染,因此先用无压流水或皱纸对受检表面进行清洗,然后再用20℃左右的水喷洒受检表面,并保证水压不大于0.27MPa,同时对于非受检表面,根据非受检表面状态进行清洗,上述清洗过程应在暗处或黑光灯下完成,并避免过洗,清洗过程中要随机调整水流方向,避免污水流入被检工件的盲孔、凹槽、内腔、缝隙处;
5)二次干燥
水洗后,采用干净的棉布先沾去被检工件表面明显的水分,对有盲孔、凹槽、内腔、缝隙这些可能积水的非受检部位,先用压缩空气吹出积水,然后再采用干净的棉布沾去被检工件表面明显的水分,放进热空气循环干燥装置中干燥,干燥温度不高于80℃,干燥时间10分钟左右;
6)显像
对于结构简单的被检工件,或受检表面具有疲劳裂纹的被检工件,使用干粉完成显像;对于粉末冶金制品被检工件,采用自显像方法完成显像;对于使用显像剂会对系统有影响,且有较高灵敏度要求的完成显像,采用显像溶剂完成显像;
7)检验
在白光照度不超过20lx的暗室里,被检工件表面的黑光辐照度不低于2000μw/cm2的条件下,根据验收标准进行荧光渗透探伤检验。
8)后处理
检验完毕后,在黑光灯下观察被检工件表面渗透液的残留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清理:先用水、溶剂浸泡或擦拭被检工件,然后放进热空气循环干燥装置中进行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长春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长春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15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容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面油不良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