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9331.X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9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孟照宏;史彩霞;张春颖;宋美芹;翟明荣;史真真;于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02 | 分类号: | B60C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7 | 代理人: | 潘晋祥;赵燕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压环 免充气轮胎 橡胶胎面 中部支撑 弹性支撑体 第一轴 基部胶 支撑体 通孔 接地压力分布 轮胎接地压力 沿圆周方向 接地性能 接地印痕 轮胎径向 依次排列 由外向内 支撑作用 硫化 轮辋 贴合 向内 传递 | ||
1.一种免充气轮胎,沿轮胎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包括橡胶胎面(1),与橡胶胎面(1)硫化成一体的基部胶(2),以及对橡胶胎面(1)起支撑作用的弹性支撑体(3),其特征在于:弹性支撑体(3)包括与轮辋相接触的内承压环(6),与基部胶(2)贴合的外承压环(4),以及位于内承压环(6)和外承压环(4)之间的中部支撑体(5);中部支撑体(5)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第一支撑体(51)及第一轴向通孔(54),其中,第一支撑体(51)与第一轴向通孔(54)自外承压环(4)向内承压环(6)依次排列;中部支撑体(5)进一步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第二支撑体(52)及第三支撑体(53),第二支撑体(52)与第三支撑体(53)自第一轴向通孔(54)向内承压环(6)依次排列;第一支撑体(51)、第一轴向通孔(54)、第二支撑体(52)及第三支撑体(53)轴向方向均包括位于轴向中心的等径段(7),位于等径段(7)轴向左侧的第一变径段(8),及位于等径段(7)轴向右侧的第二变径段(9),等径段(7)的周向中心线与轮胎周向中心线重合,等径段(7)的轴向截面的面积在轴向方向上相等,第一变径段(8)的轴向截面的面积自等径段(7)至轮胎轴向左侧面依次增加,第二变径段(9)的轴向截面的面积自等径段(7)至轮胎轴向右侧面依次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体(51)的轴向截面形状为弓形,弓形中所对弦的弧面背离轮胎转轴;第一轴向通孔(54)包括周向依次交替排列的四边通孔(541)及六边通孔(542),其中,四边通孔(541)的轴向截面为由两条等长线段及两条等长圆弧依次连接形成的形状,六边通孔(542)的轴向截面为由三条不等长线段及三条不等长圆弧依次连接形成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体(52)为一层至三层,第二支撑体(52)的轴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边数大于等于8的多边形,第二支撑体(52)自第一轴向通孔(54)至第三支撑体(53)的方向,轴向截面为圆形的直径依次减小,和/或轴向截面为边数大于等于8的多边形的边长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三支撑体(53)的轴向截面为两条腰为弧线且下底角有倒角的等腰梯形,其中等腰梯形的下底边与内承压环(6 )相邻;相邻两层的第二支撑体(52)之间沿周向均匀设置有第二轴向通孔(55),第二轴向通孔(55)的轴向截面为三条等长线段和三条等长圆弧依次交替连接组成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三支撑体(53)的轴向截面为弓形,弓形中所对弦的弧面朝向轮胎转轴;相邻两层的第二支撑体(52)之间、第二支撑体(52)与第三支撑体(53)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向通孔(55),第二轴向通孔(55)的轴向截面为周向均匀分布的三条等长线段和三条等长圆弧依次交替连接组成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与第一轴向通孔(54)相邻的第二支撑体(52)沿周向设置为30-45个;第二支撑体(52)与第三支撑体(53)之间、以及相邻两层的第二支撑体(52)之间在径向方向上交错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第一变径段(8)沿轴向的边线与轮胎转轴成1°夹角,第二变径段(9)沿轴向的边线与轮胎转轴成1°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外承压环(4)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槽(41),第一卡槽(41)的轴向截面形状为倒“凸”字形或内凹“十”字形,其中,倒“凸”字形的短边朝向轮胎转轴;基部胶(2)与外承压环(4)结合面处设置有与第一卡槽(41)相对应的第二卡槽(21),第二卡槽(21)的轴向截面为正“凸”字形或外凸“十”字形,其中,正“凸”字形的短边朝向轮胎转轴;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21)沿轮胎周向等间距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93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橡胶轮胎
- 下一篇:户外低压开关箱母线套管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