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射光栅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4567.4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7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史丽娜;李海亮;刘子维;浦探超;牛洁斌;谢常青;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5/18 | 分类号: | G02B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射 光栅 | ||
1.一种透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光栅包括:不透光薄膜及N个透光狭缝;其中,
所述N个透光狭缝在所述不透光薄膜上呈周期分布,且所述透光狭缝的大小与所述狭缝的分布周期之间具有预设的比例;所述狭缝沿所述光栅的y轴方向呈之字形;
所述狭缝沿x轴方向的分布周期为Px,所述狭缝沿y轴方向的分布周期为Py;所述狭缝平行于x轴的宽度a与所述Px之间的比例关系为a=Px/2;所述狭缝的之字形相邻的两个转折角的顶点在x轴的投影b与所述Px之间的比例关系为b=Px/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沿y轴方向的分布周期Py为0.1Px≤Py≤100Px。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光栅在ξ方向的的相对衍射效率I(m)根据公式I(m)=[sinc(ma/Px)-sinc(m(a-b)/Px)]2计算得出;其中,所述m为衍射级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光薄膜的材料具体包括:金、银、铝、铬、硅、氮化硅或碳化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光薄膜的厚度为50~5000n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光薄膜的厚度为70~15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45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棱镜型反光膜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