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0030.0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聂光军;张二伟;岳文瑾;刘宁;赵锐;陶勇;薛正莲;刘艳;王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62 | 分类号: | C12P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羟基 苯甲酸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固定化生物印迹酶。所述生物印迹酶的印迹体系为质量比为0.1‑1:1‑3:10的单宁酶‑对羟基苯甲酸‑硅藻土。固定所述化生物印迹酶的缓冲溶液为pH为6.0、浓度为100mM的乙酸缓冲溶液。本发明应用固定化生物印迹单宁酶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选用正丙醇醇‑乙酸缓冲液的复合溶剂体系提升其催化效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26.5%的底物转化率。本方法反应温和、能耗小、污染少,是一种高效便捷的生产方式,为实现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绿色高效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合成方法,属于生物催化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是国际公认的安全、高效、广谱性防腐剂。它毒性极低,无刺激性以及在较宽pH范围比较稳定等特点,对霉菌、酵母、细菌均有广泛的抗菌作用,一直是化妆品和药品中应用较广的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实验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可用于生化研究和组织培养等。目前,常用的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生产方法主要是基于化学催化剂的酯化反应。传统的化学催化法在高温高压和强腐蚀性的条件下进行,能耗大、设备易腐蚀、副产物多、环保成本高。应用生物催化剂可在温和、常压的条件下反应,固定化的生物催化剂易回收重复利用,反应能耗低,产物分离成本低,设备要求低。本合成方法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是未来化学品绿色合成的发展趋势。此外,单宁酶的天然底物为单宁酸、没食子酸及其酯类物质,应用单宁酸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高效便捷的生产方式,为实现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绿色高效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固定化生物印迹酶。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生物印迹酶的印迹体系为质量比为0.1-1:1-3:10的单宁酶-对羟基苯甲酸-硅藻土。优选地,所述生物印迹酶的印迹体系为质量比为1:1:10的单宁酶-对羟基苯甲酸-硅藻土。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地,固定所述化生物印迹酶的缓冲溶液为pH为6.0、浓度为100mM的乙酸缓冲溶液。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合成方法的反应体系包括正己烷、正戊烷、正丙醇、苯或石油醚(30~60℃)。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合成方法的反应体系包括正丙醇。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合成方法的反应体系为正丙醇-乙酸缓冲液复合溶剂体系。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正丙醇-乙酸缓冲液复合溶剂体系中所述正丙醇含量为25-98.5%(v/v)。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正丙醇-乙酸缓冲液复合溶剂体系中所述正丙醇含量为50%(v/v)。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正丙醇-乙酸缓冲液复合溶剂体系中所述乙酸缓冲液为pH为6.0、浓度为100mM的乙酸缓冲溶液。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合成反应的温度为40℃,震荡200rpm,反应24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应用固定化生物印迹单宁酶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选用正丙醇醇-乙酸缓冲液的复合溶剂体系提升其催化效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26.5%的底物转化率。本方法反应温和、能耗小、污染少,是一种高效便捷的生产方式,为实现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绿色高效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发明利用生物酶在温和的条件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因具有成本低,设备要求不高,且绿色无污染,非常契合化学品绿色合成的要求,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是未来化学品绿色制造的发展趋势。因此,本发明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和社会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0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