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母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8333.9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1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冯小海;徐虹;许宗奇;詹伊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轩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C05G5/1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母粒,它包括500mg/kg~600mg/kg的聚谷氨酸,2亿/g~9亿/g的有效活菌数,质量百分比为0~8%的养分和质量百分比为40~60%的有机质。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有机母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品含水量低,颗粒硬度高,可单独施用或与复合肥混合使用,对防止作物早衰、提早作物采收时间和提升作物品质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切具有保水、保肥和保墒的效果。同时,本发明产品制备防范简单,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母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常年不合理的耕作和不合理的灌溉,化肥的大量施用,加剧了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致使土壤板结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到土壤的自然活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的残留污染,未经处理的有机肥污染,以及连作和病虫害病原物污染,一旦超出土壤自净化能力后就会“溢出”。这会造成土壤生态失衡,使土壤有益生物和有益微生物大量死亡,土壤生物种群减少,土壤理化生物性质恶化,土壤活性下降、土壤功能变差,失去农业利用价值。也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还有前茬作物根系的分泌物因累积成为有毒物质而形成病土。
γ-聚谷氨酸有机母粒中含有木质素、腐殖酸和聚谷氨酸等有效活性成分以及枯草芽孢杆菌这类的提高土壤抗病性的菌剂。近来聚谷氨酸、枯草活性菌剂和木质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较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聚谷氨酸是一种高分子氨基酸聚合物,化学结构特殊,能够有效防止氮肥的挥发损失、钾肥的固定,阻止磷酸根、硫酸根和金属元素产生沉淀作用,螯合中微量元素提高作物根际土壤养分浓度。因其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能够构建作物根际周围良好的水肥坏境,提高作物养分的吸收能力,使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具有快速、高效的特性。刺激作物产生内源性激素,刺激作物根系发育,提高光合作用,提高作物抗逆性能。
2)枯草芽孢杆菌是革兰氏阳性杆状细菌,可产生内生芽孢,耐热抗逆性强,在土壤和植物的表面普遍存在。它是植物体内常见的一种内生菌,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生产工艺简单,制剂稳定,施用方便,储存期长。胶冻样芽孢杆菌又称作硅酸盐细菌,该菌具有解磷、解钾的功能,能够活化土壤中硅、钙、镁中量元素作用,提高或延长肥效,减少化肥用量,并提高作物抗逆性,预防或减轻病害。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大量应用于生物肥料。当作用于作物或土壤时.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简单,在植物的表面易于存活、定殖与繁殖。
3)木质素在农业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其具有无毒、价廉、可被微生物分解的特性。当与肥料中氮、磷、钾等元素配合使用时能够起到延长肥效时间,减少肥料损失的作用。木质素还可作为土壤改良剂,用来改良土壤板结严重、盐渍化土壤,使土壤产生团粒结构,进而改变土壤水分特性。木质素还具有螯合性,能够有效防止磷肥固定在土壤胶体上,显著提高肥效。
综上,利用聚谷氨酸、活性菌剂、氮磷钾养分、木质素以及浓缩糖蜜液氨化造粒的有机母粒将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机母粒,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效果不佳等问题。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有机母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最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有机母粒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机母粒,它包括500mg/kg~600mg/kg的聚谷氨酸,2亿/g~9亿/g的有效活菌数,质量百分比为0~8%的养分和质量百分比为40~60%的有机质。
其中,所述的聚谷氨酸为聚谷氨酸纯品、聚谷氨酸盐纯品、包含聚谷氨酸的发酵培养物、聚谷氨酸溶液和含有聚谷氨酸发酵液的可湿性粉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其中,所述的聚谷氨酸的分子量为1~3000kD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轩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轩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83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