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焦式阳极层离子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7539.X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3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肖更竭;周晖;赵栋才;马占吉;武生虎;郑军;徐嶺茂;桑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9/10 | 分类号: | H01J49/10;H01J49/02;H01J4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高玉滨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焦 阳极 离子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焦式阳极层离子源装置。
背景技术
线性离子源最早是俄罗斯研究人员研制成功的,上世纪90年代美国AE公司获得了该项技术的设计原理,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产品开发,不但使线性离子源在工作性能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还推出了多个系列的改进型产品,如基本型、多单元型和线性离子源等。该类离子源在基底的离子束刻蚀清洗、辅助薄膜沉积和直接薄膜沉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该类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是平行的,当需要聚焦离子束时,该类离子源无能为力,同时,现有技术中,离子源装置通常仅采用单水冷的方式对装置进行降温,降温效果有限,极大影响离子源寿命及有效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聚焦离子束的聚焦式阳极层离子源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聚焦式阳极层离子源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间隔相对设置有阳极环与阴极环,在所述壳体上还固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阳极环与所述阴极环表面均为圆锥面,所述阴极环包括外阴极环与内阴极环,所述外阴极环与所述内阴极环设置在同一圆锥面内,所述阳极环表面锥面与所述阴极环表面锥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外阴极环与所述内阴极环之间设置有环状空间,所述阳极环与所述环状空间位置相对。
进一步地,在所述阴极环一侧设置有磁钢,还包括水冷系统,所述水冷系统对壳体、阳极环与磁钢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系统包括第一水冷系统、第二水冷系统与第三水冷系统,所述第一水冷系统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所述第二水冷系统与所述阳极环连接,所述第三水冷系统设置在所述磁钢周围。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二水冷系统包括阳极水冷进水管与阳极水冷出水管,所述阳极水冷进水管与所述阳极水冷出水管通过绝缘套管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阳极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水冷系统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磁钢水冷进水管与磁钢水冷出水管,在所述磁钢周围,还设置有水冷空间,所述磁钢水冷进水管、水冷空间以及磁钢水冷出水管均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磁轭,所述磁轭设置在所述内阴极环与所述磁钢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碗件,所述盖碗件将所述内阴极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内阴极环形成气体缓冲空间,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气体缓冲空间连通设置。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式阳极层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将所述外阴极环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式阳极层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环与所述阴极环的圆锥面锥度均为1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公开的聚焦式阳极层离子源装置,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将阳极环与阴极环均设置为平行的圆锥面,使产生的离子束向轴心方向聚焦,在聚焦点以远的距离范围形成截面为实心圆的离子束,束流密度集中且截面均匀性好。可有效改善离子束加工、加热、清洗、刻蚀、溅射和离子注入等工艺过程的束流密度精准性。同时,多组水冷系统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内阴极环由于水冷不充分导致经常被严重刻蚀溅射,须定期更换,溅射出来的金属粉体污染离子源内部绝缘,造成离子源发生短路故障等问题的发生,本装置水冷系统对磁路和内阴极环的冷却效果明显,可延长内阴极环的使用寿命,增加离子源连续高强度工作时间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聚焦式阳极层离子源装置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聚焦式阳极层离子源装置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焦式阳极层离子源装置,包括壳体18,壳体18为空心圆柱状,由钢Q235-B材料制成,具有导磁作用。在壳体18内壁上,设置有绝缘套5,绝缘套5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保证等离子体与壳体18保持绝缘。在壳体18外壁上,沿壳体18外壁周向设置有第一水冷系统7。第一水冷系统包括进水管路27、出水管路28,以及设置在进水管路27与出水管路28之间的与外壳18点焊环绕固定的水冷管7,第一水冷系统能够有效保证壳体18的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75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料瓶(果然能量2)
- 下一篇:包装瓶(婴儿指甲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