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布式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5734.9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6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罗光明;李鹏广;邓清勇;田淑娟;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布式 电动汽车 有序 充电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方法。首先对控制的充电网络进行初始化设置,输入t时段电动汽车充电数据;然后,根据网络电价和负荷构造t时段虚拟动态分时电价;再由t时段虚拟动态电价和充电数据,分布式计算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更新配电网负荷,更新下一时段电动汽车充电数据;最后,直到整个控制区间范围结束,完成所有电动汽车的有序充电控制。本发明适用于大规模的电动车接入电网的负荷计算,不仅使充电成本最小、提高用户参与有序充电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平缓负荷曲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到新能源互联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深,大气污染危害的加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新能源是未来汽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由于清洁环保,高效节能而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发展电动汽车(EV)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扶持政策,使得国内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猛。
随着未来电动汽车的普及,大规模的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充电,将对电网的运行与规划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电动汽车的接入,将给电网带来大规模的负荷增长、电压下降、线路损耗增大、影响电能质量,以及三相不平衡等问题。在缺乏充电协调的情况下,将进一步加剧配网的负荷峰谷差,加重电力系统的负担,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EV充电负荷进行有序协调控制。
目前主要是通过直接负荷控制或电价引导实现对V2G的协调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平缓负荷曲线、减少峰谷差、提高电网的稳定性。但是这两种控制方法比较简单,存在如下问题:1)忽略了用户的主观意愿,实际的充电调度结果用户可能难以接受,从而无法有效地对EV进行调度;2)没有对用户的充电行为进行适当合理的控制,很可能在低价时段带来新的负荷高峰;3)这种管理方式是集中控制模式,随着EV规模的增加,其计算量、通信开销、带宽将迅速增加,此时集中控制方式不再适用。故此,亟需一种有效的分布式有序充电控制方法,降低计算规模,减低通信,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方法,主要应用分布式方式对电动汽车充电进行有序控制,降低了计算规模,避免了通信开销大、带宽需求高的现象,使充电成本最小化提高了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平缓了配电网负荷曲线。
根据本发明应用背景,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场景的布置以及参数的初始化设置:
1)选定某住宅小区的充电桩作为一个网络;
2)设定充电桩网络的控制时间区间范围[TS TE]以及以dt等分区间[TS TE]成N段;
3)充电桩网络的变压器功率上限为B,工业分时电价为p,其中pf表示高峰电价,pd表示低谷电价;
4)所有电动汽车具有相同的最大充电负荷Pmax、电池容量C、期望充满电、充电效率η;
5)充电桩网络服务的电动汽车数量为S;
步骤二、将充电桩网络在t时段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作为一组充电数据E:
1、传感器网络预判断t时段接入充电桩符合要求充电的电动车:
1)传感器网络获得t时段接入充电桩的每辆电动车的初始荷电状态SOC0;
2)每个用户设定预期离开时间Tl;
3)计算每辆电动车从初始剩余电量到充满电需要的最短时间1表示充满电时的荷电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57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