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声成像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5325.9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4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王生;林静;陈小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张利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声成像 探针 制备方法和应用 花菁染料 纳米探针 吸收峰 水溶性纳米 特异性响应 生物体 光声信号 环化反应 强度降低 强度增加 生物样品 制备工艺 甲基汞 可检测 信号比 脂质体 自组装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声成像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脂质体和花菁染料通过自组装形成水溶性纳米探针,其中,花菁染料对甲基汞具有特异性响应,当溶液中存在MeHg+时,纳米探针将通过汞促进环化反应形成LP‑hCy7’并导致位于690nm处的吸收峰强度降低而位于860nm处的吸收峰强度增加,相应地导致位于690nm处的光声信号降低而位于860nm处的信号显著增强。通过生物体光声成像并利用LP‑hCy7纳米探针在860nm和690nm处的PA信号比可检测生物样品中MeHg+的含量。所述光声成像探针,结构简单、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光声成像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汞(水银)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可导致严重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甲基汞(MeHg+)是汞的一种有机形式,并比汞的其它无机盐形式具有更强的毒性。甲基汞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因此它可以穿过生物膜并引起生物体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损伤,尤其是对孕妇和婴儿危害极大。甲基汞很容易通过食物如鱼类等聚积在人体之中。目前,对于甲基汞的检测主要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CE)耦合特异性探测如原子荧光光谱(AFS)、质谱(M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然而,这些方法对样品的前处理十分复杂,因此急需发展一种简单、实时以及可视化的方法用于甲基汞的检测,尤其是生物活体样本中的检测。
光声成像(PAI)是一种基于光激发发色团产生超声波的一种成像模式。随着光声造影剂如有机染料、碳纳米管、金属基纳米颗粒等的发展,光声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成像,疾病治疗效果的监测,以及活性氧物质、PH变化、酶活性和金属离子的检测等等领域。光声成像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无损伤、非侵入等活体成像的优点,因此,采用光声成像技术检测生物体内的甲基汞是一种理想的检测方法。然而,利用光声成像技术检测生物体内的具体分析物时,需要发展对分析物具有特异性响应、并能显著改变光声信号强度的特殊光声造影剂。目前,针对于生物体内甲基汞检测的光声造影剂还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声成像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是将脂质体(LP)和花菁染料(hCy7)通过自组装形成水溶性纳米探针(LP-hCy7),其中,hCy7对甲基汞(MeHg+)具有特异性响应,当溶液中存在MeHg+时,LP-hCy7将通过汞促进环化反应形成LP-hCy7’并导致位于690nm处的吸收峰强度降低而位于860nm处的吸收峰强度增加,相应地导致位于690nm处的光声(PA)信号降低而位于860nm处的PA信号显著增强。因此,通过生物体光声成像并利用LP-hCy7纳米探针在860nm和690nm处的PA信号比(PA860/PA690)可检测生物样品中MeHg+的含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声成像探针,为由脂质体(LP)和花菁染料通过自组装形成的水溶性纳米探针(LP-hCy7)。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花菁染料为hCy7。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纳米探针的直径在50~100nm。
所述光声成像探针利用在860nm和690nm处的PA信号比(PA860/PA690)可检测生物样品中MeHg+的含量。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光声成像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合成花菁染料(hCy7),和将合成的花菁染料(hCy7)与脂质体(LP)混合后自组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a)花菁染料hCy7的合成:将具有以下化学式的化合物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53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