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防盗方法、装置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0884.0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2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0 | 分类号: | B60R25/20;B60R25/24 |
代理公司: | 11447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魏嘉熹;南毅宁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认证数据 解密 原始识别码 车辆防盗 防盗状态 请求消息 发起端 整车 诱导 发送 车辆防盗系统 比对结果 广播消息 数据删除 标志位 比对 破解 预设 删除 攻击 成功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防盗方法、装置和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防盗系统容易被攻击破解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发送包括原始识别码的广播消息;接收发起端发送的用于请求解除整车防盗状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认证数据,所述认证数据是所述发起端根据所述原始识别码生成的;将所述认证数据中处于预设标志位的数据作为诱导数据删除,并对删除所述诱导数据后的认证数据进行解密;在解密成功得到解密后的数据时,将解密后的数据与所述原始识别码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解除整车防盗状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安防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防盗方法、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电子技术的不断提高,车辆防盗从传统的机械防盗方式逐渐升级为基于电子技术的防盗方式,这也给不法分子利用电子技术破解汽车防盗系统提供了可乘之机。
现有技术采用无线射频技术实现无钥匙启动车辆。在具体实施中,用户携带智能钥匙进入车辆识别范围,车辆对所述智能钥匙进行身份认证,在验证成功后自动解除整车防盗系统,并在用户触动相应按钮时启动车辆。在此过程中,用户无需插入钥匙即可解除整车防盗状态,打开车门并启动车辆。不法分子可使用特殊技术破解智能钥匙与车辆中智能钥匙系统基站的身份认证信息,利用身份认证信息随意操控车辆,或者利用中继器偷盗车辆。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防盗方法、装置和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防盗系统容易被攻击破解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防盗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包括原始识别码的广播消息;
接收发起端发送的用于请求解除整车防盗状态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认证数据,所述认证数据是所述发起端根据所述原始识别码生成的;
将所述认证数据中处于预设标志位的数据作为诱导数据删除,并对删除所述诱导数据后的认证数据进行解密;
在解密成功得到解密后的数据时,将解密后的数据与所述原始识别码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解除整车防盗状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根据所述对比结果拒绝解除整车防盗状态时,开启主动防御程序,所述主动防御程序用于拒绝使用无钥匙方法进入所述车辆。
可选地,所述主动防御程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防御操作:
切断所述车辆用于接收请求消息的模块的供电;切断所述车辆的燃油泵的供电。
可选地,所述将解密后的数据与所述原始识别码进行比对,包括:
根据所述原始识别码判断所述解密后的数据中的有效识别码,所述有效识别码是所述有效数据中与所述原始识别码包括的任一识别码相同的数据;
计算所述有效识别码占所述解密后的数据的比重值,所述比对结果包括所述比重值;
所述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解除整车防盗状态,包括:
在所述比重值小于第一阈值时,拒绝解除整车防盗状态;
在所述比重值不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解除整车防盗状态。
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认证数据中处于预设标志位的数据作为诱导数据删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车辆发送所述广播消息的时刻和接收到所述请求消息的时刻之间的时长值;
判断所述时长值是否小于时长阈值;
所述将所述认证数据中处于预设标志位的数据作为诱导数据删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0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