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扩口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6975.7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4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峰;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3/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温洁;张辉 |
地址: | 36102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5 dc 内胎 车轮 轮辋扩口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扩口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设于上模座上的上压块,设于下模座上的下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块和下压块上的挤压面为一锥面,所述的锥面上设有一内凹的圆弧面,所述的圆弧面上侧和下侧与锥面间倒R角。本发明所述的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扩口模具,用于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系列的扩口中,有效减小了扩口过程中模具对工件表面的摩擦力,控制了拉伤,显著提升了产品外观品质,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模具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内胎车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扩口模具。
背景技术
扩口是钢制车轮轮辋成型工序中的重要工序,与轮辋最终成型质量密切相关,也影响材料的报废率。轮辋成型过程中需通过轮辋扩口模具对圆筒状工件的两端扩口呈喇叭口状。现有的轮辋扩口模具结构如张义庆、陈志豪在公开号为CN201625710U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乘用车钢制车轮轮辋扩口模具》所示,主要包括上、下模座,分别嵌设于上、下模芯外侧面的凹槽的上下模镶块,该镶块外侧面为锥面。使用过程中,将圆筒状工件套放于下模镶块;启动压机,上模随压机下行,上模镶块进入内部;上模继续下行,上、下模镶块与圈圆轮辋内圆上下圆贴合;随后,贴合部位受轴向扩口拉力作用开始变形,与上、下模镶块贴合线变形为锥面,使两端扩口呈喇叭口状。但是,由于镶块外侧面为锥面,在挤压过程中,工件内壁与扩口模具表面作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工件内表面拉伤,对产品外观品质有较严重的不良影响,影响了产品质量,甚至导致废品的产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显著减小了扩口过程中模具对工件表面的摩擦力,有效控制轮辋拉伤,显著提升了产品品质的适用于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系列的扩口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扩口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设于上模座上的上压块,设于下模座上的下压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块和下压块上的挤压面为一锥面,所述的锥面上设有一内凹的圆弧面,所述的圆弧面上侧和下侧与锥面间倒R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圆弧面的圆弧半径为R90±10,弦长50±2mm,弦高约3.5±0.5mm,圆弧下侧端点距锥面下端点15±1mm;所述的圆弧上侧与锥面倒R250±30;圆弧下侧与锥面倒R180±20。
进一步的,所述的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包括24.5x8.25轮辋、22.5x13.00轮辋、22.5x11.75轮辋、22.5x9.75轮辋、22.5x9.00轮辋、22.5x8.25轮辋、22.5x7.50轮辋、22.5x6.75轮辋、19.5x8.25轮辋、19.5x7.50轮辋、19.5x6.75轮辋、17.5x6.75轮辋和17.5x6.00轮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扩口模具,用于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系列的扩口中,有效减小了扩口过程中模具对工件表面的摩擦力,控制了拉伤,显著提升了产品外观品质,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模具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扩口模具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挤压面放大示意图;
图3为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日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6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阶状翻边的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光学自动检测键高掉键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