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GBT模块的饱和电压测量电路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6089.4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5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钱宇力;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gbt 模块 饱和 电压 测量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测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IGBT模块的饱和电压测量电路及方法。一种基于IGBT模块的饱和电压测量电路,其中,包括恒流源,所述恒流源的一端连接所述IGBT模块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所述IGBT模块的发射极;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IGBT模块的栅极,另一端连接所述IGBT模块的发射极;电压检测装置,一端连接所述IGBT模块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所述IGBT模块的发射极。电压检测装置读取的电压信号中不包括IGBT模块集电极引脚的等效电阻、发射极引脚的等效电阻、焊线阻抗的等效电阻产生的压降,大大提高了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饱和压降的检测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IGBT模块的饱和电压测量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IGBT模块饱和压降Vcesat:在预定栅极电压驱动下,IGBT模块工作于饱和区,IGBT模块集电极C与发射极E之间的电压差;不同的栅极电压对应不同的饱和压降。饱和压降是衡量IGBT模块是否过流的重要指标,在栅极驱动电压存在的情况下,IGBT模块发生过流时,CE间压降明显上升,同时功耗提高,结温上升,进而容易引起IGBT过热损坏。一般地,CE间压降大于饱和压降的时间超过10us左右,就会引起IGBT模块损坏。
一般情况下,IGBT模块两端的工作直流母线电压在较高的几百伏左右,甚至于几千伏,而IGBT模块的饱和压降仅为几伏左右,目前有些低导通饱和压降仅为一到两伏,进而导致IGBT模块两端的直流母线电压与饱和压降之间相距较大,显示单元不能同时准确地显示直流母线电压和饱和压降,另一方面,显示单元的显示面积有限,为了能够精确显示饱和压降,常常需要提高电压灵敏度(因饱和压降相对较小),但由于显示单元内部的增幅器饱和等影响,提高电压显示灵敏度会导致母线电压波形失真,会显示正相削波,如图1所示。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如图2所示的检测电路。但是检测电路在测试芯片饱和压降时,其工作电流往往到达几十安培、甚至几百安培,超大功率IGBT模块甚至可能达到上千安培。工作电流(也可称为集电极电流)越大,造成实际测量时的误差值较大。进而其检测电路中的电压表显示的电压值并非IGBT模块实际的饱和压降。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饱和压降检测的准确度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IGBT模块的饱和电压测量电路及方法,旨在提高IGBT模块饱和压降的准确度。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IGBT模块的饱和电压测量电路,其中,包括
恒流源,所述恒流源的一端连接所述IGBT模块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所述IGBT模块的发射极;
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IGBT模块的栅极,另一端连接所述IGBT模块的发射极;
电压检测装置,一端连接所述IGBT模块的集电极,另一端连接所述IGBT模块的发射极,其中连接于所述电压检测装置与所述集电极C、所述发射极E之间连接线的电阻率远远大于所述恒流源I与所述集电极C、发射极E之间的连接线的电阻率。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IGBT模块的饱和电压测量电路,其中,所述恒流源为电流可调节恒流源。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IGBT模块的饱和电压测量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以形成一控制所述IGBT模块导通或关断的第一控制信号。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IGBT模块的饱和电压测量电路,其中,还包括一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阻、第二控制电阻、比较电路;
所述比较电路的正向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反向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阻与第二控制电阻的连接点,输出端连接所述IGBT模块的栅极。
优选地,上述的基于IGBT模块的饱和电压测量电路,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60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