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网络能效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0457.4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4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昶;曹桓;许勇;吴玉东;徐斌;付志雄;向兵;罗显勇;何勇;曹钟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庆龙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网络 能效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获取网络能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PCRF单元根据预设时隙发送的流量清单,所述流量清单是所述PCRF单元根据P-GW单元根据预设标记与过滤规则分别采集并上报的无线网络中各网络子单元的实时流量而获得的;
接收能耗采集单元根据所述预设时隙发送的能耗清单,所述能耗清单是所述能耗采集单元根据所述预设标记与过滤规则分别采集并上报的所述各网络子单元的实时能耗而获得的;
根据所述流量清单和所述能耗清单,以及所述预设时隙,获取所述各网络子单元和/或所述无线网络的能效;
其中,所述网络子单元包括多个RRH接入点和与各RRH接入点连接的BBU基带池;
所述无线网络的能效是基于如下公式确定的:
式中,EE为所述无线网络在所述预设时隙内的能效,DVBBU为所述BBU基带池在所述预设时隙内的流量,将所述BBU基带池在所述预设时隙内的能耗与所述各RRH接入点在所述预设时隙内的能耗之和E作为所述无线网络的总能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流量清单和所述能耗清单,以及所述预设时隙,获取所述各网络子单元的能效,包括:
根据所述流量清单和所述能耗清单以及所述预设时隙计算所述各网络子单元在预设周期内的流量和能耗;
根据所述各网络子单元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流量和能耗计算所述各网络子单元的能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F单元根据所述P-GW单元根据预设标记与过滤规则分别采集并上报的无线网络中各网络子单元的实时流量获得流量清单包括:
所述P-GW单元获取接入各RRH接入点的所有用户端的实时流量,并实时发送给所述PCRF单元;相应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PCRF单元根据所述实时流量获取所述接入各RRH接入点的所有用户端在所述预设时隙内的流量之和作为各RRH接入点对应的流量,将各RRH接入点对应的流量记录到所述流量清单中,并将各RRH接入点对应的流量之和作为所述BBU基带池在所述预设时隙内的流量,记录到所述流量清单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耗采集单元根据所述预设标记与过滤规则分别采集并上报所述各网络子单元的实时能耗包括:
所述能耗采集单元每隔所述预设时隙采集各RRH接入点的实时能耗,并采集所述BBU基带池的实时能耗,并将所述各RRH接入点和所述BBU基带池分别对应的实时能耗记录到所述能耗清单中。
5.一种获取网络能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PCRF单元根据预设时隙发送的流量清单,所述流量清单是所述PCRF单元根据P-GW单元根据预设标记与过滤规则分别采集并上报的无线网络中各网络子单元的实时流量而获得的;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能耗采集单元根据预设时隙发送的能耗清单,所述能耗清单是所述能耗采集单元根据所述预设标记与过滤规则分别采集并上报的所述各网络子单元的实时能耗而获得的;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流量清单和所述能耗清单,以及所述预设时隙,获取所述各网络子单元和/或所述无线网络的能效;
其中,所述网络子单元包括多个RRH接入点和与各RRH接入点连接的BBU基带池;
所述无线网络的能效是基于如下公式确定的:
式中,EE为所述无线网络在所述预设时隙内的能效,DVBBU为所述BBU基带池在所述预设时隙内的流量,将所述BBU基带池在所述预设时隙内的能耗与所述各RRH接入点在所述预设时隙内的能耗之和E作为所述无线网络的总能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流量清单和所述能耗清单以及所述预设时隙计算所述各网络子单元在预设周期内的流量和能耗;
根据所述各网络子单元在所述预设周期内的流量和能耗计算所述各网络子单元的能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04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