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橡筋阻尼绳的绳钩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9170.X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72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邵志建;李悦;裴锦华;张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F1/02 | 分类号: | B64F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宝庆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阻尼 回收 装置 | ||
1.一种基于橡筋阻尼绳的绳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橡筋阻尼绳(1),下橡筋阻尼绳(2)、回收支架(3)、上横梁(4)、下横梁(5)、上轴承、下轴承、绳索(7);其中
回收支架(3)固定于外部平台上,
上横梁(4)一端通过上轴承转动连接于回收支架(3)上,
上横梁(4)另一端通过上橡筋阻尼绳(1)与回收支架(3)连接且上橡筋阻尼绳(1)与回收支架(3)的连接点高于上轴承,
下横梁(5)一端通过下轴承转动连接于回收支架(3)上,
下横梁(5)另一端通过下橡筋阻尼绳(2)与回收支架(3)连接且下橡筋阻尼绳(2)与回收支架(3)的连接点低于下轴承,
绳索(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横梁(4)、下横梁(5)远离回收支架(3)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橡筋阻尼绳(1)、下橡筋阻尼绳(2)通过U型环过渡与回收支架(3)通孔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橡筋阻尼绳(1)通过U型环过渡与上横梁(4)的通孔进行连接,下橡筋阻尼绳(2)通过U型环过渡与下横梁(5)的通孔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91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