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一步法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天然高分子核-壳微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4382.9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2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艺峰;周晶;刘慧;董梦;秦超然;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22 | 分类号: | B01J13/22;B01J13/02;C08L5/08;C08L5/04;C08K3/1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一步法 制备 聚糖 海藻 天然 高分子 壳微球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一步法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天然高分子核‑壳微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配制氯化钙/壳聚糖混合溶液和海藻酸钠溶液,再通过微量注射器将其氯化钙/壳聚糖混合溶液滴加到海藻酸钠溶液中,放置形成微球,取出微球,再用蒸馏水清洗,最后得到壳聚糖/海藻酸钠天然高分子核‑壳微球。该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步骤简化,设备简易,制备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可重复性好,无需后处理、成本低廉等优点。本发明采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制备原料,具有来源丰富、绿色环保、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毒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价格低廉等特点和优点,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一步法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天然高分子核-壳微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来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无毒副作用等性能特点和优点,被广泛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壳聚糖是一种来源广泛的生物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无毒性等优良性质。并且,壳聚糖是一种阳离子聚电解质氨基多糖,壳聚糖具有pH刺激响应性溶解-不溶转变性能:当溶液的pH<6.0左右时,壳聚糖分子链上的氨基能够质子化使壳聚糖发生溶解,而当溶液的pH升高(pH>6.0),壳聚糖分子链上的氨基去质子化变为不溶状态的凝胶。利用壳聚糖的这种特性,Guo等人将硫化锌量子点与壳聚糖混合制备硫化锌量子点/壳聚糖分散液,分散液被注入一个简单的气-液微流体装置中被剪切成液滴进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硫化锌量子点/壳聚糖复合微球[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31(11):146-150]。另外,海藻酸钠也是一种产量丰富的生物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等性能;海藻酸钠是一种阴离子聚电解质天然多糖,它可以与离子交联剂(例如Ca2+)作用形成水凝胶,其中氯化钙是最常用来形成海藻酸水凝胶的离子交联剂之一[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2012,37,106-126]。Davarci等人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氯化钙溶于水和甘油混合溶剂中)中形成海藻酸钙微球,并研究了海藻酸钠和氯化钙溶液粘度以及氯化钙溶液表面张力对海藻酸钙微球形成的影响[Food Hydrocolloids,2017,62:119-127]。
相对于单层结构的微球,核-壳结构的微球能提高物质包埋和控制释放性能,甚至可以实现物质分层包埋与分层控制释放,在生物医用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核-壳结构的微球主要采用两步法进行制备,即第一步首先制备核-壳结构微球的内核,然后第二步再制备核-壳结构微球的外壳,从而得到所需的核-壳结构微球;例如Wang等人采用单乳化法制备了装载对乙酰氨基酚的聚(乳酸-羟基乙酸)核微球,然后将核微球和人血清白蛋白分散在海藻酸钠溶液中,用注射器滴加到氯化钙溶液中形成包埋人血清白蛋白的海藻酸壳,得到了内核包埋对乙酰氨基酚和外壳包埋人血清白蛋白的核-壳结构微球[Carbohydrate Polymers,2010,79:437-444]。另外,有少量研究者为了简化核-壳结构微球的制备方法,开展了采用一步法制备高分子核-壳微球的探索研究;例如Lim等人采用基于溶剂蒸发的双乳化法一步法制备得到了核-壳结构的海藻酸–聚(乳酸-乙醇酸)和海藻酸–聚(L-乳酸)微球,用于水溶性药物的传输[Biomaterials Science,2013,1:486–493],然而该方法的制备过程中引入二氯甲烷/司班80溶液和聚乙烯醇作为乳化剂,需要离心和漂洗等后处理步骤去除乳化剂。还有人通过一步聚合的方法将两种或多种小分子单体在一定条件下引发聚合,制备出高分子核-壳结构微球[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2013,1:3802-3807],但是该方法聚合条件较为复杂,制备过程难以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43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微球组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除尘/脱硫设备内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