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颗粒传感器、以及具备该颗粒传感器的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4093.9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2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河合肇;宫本宽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邓毅 |
地址: | 日本国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传感器 以及 具备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颗粒传感器及具备该颗粒传感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作为检测颗粒的微粒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光学传感器。此类微粒传感器具备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且将含有测定对象颗粒的气体引入传感器内部,并对所述气体照射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由光接收元件接收该颗粒引起的散射光,由此通过散射光来检测气体中是否含颗粒。其例如能检测大气中悬浮的尘埃、花粉、烟雾的颗粒。关于此类微粒传感器,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传感器。
专利文献1揭示的花粉传感器具备向含有悬浮颗粒的空气照射规定偏振方向的照射光的发光单元、第1光接收单元、以及第2光接收单元。第1光接收单元检测悬浮颗粒引起的散射光,并测定散射光的强度I。另外,第2光接收单元检测悬浮颗粒引起的散射光当中的与照射光的偏振方向正交的偏振方向的散射光,并测定该正交散射光的强度Is。专利文献1的花粉传感器基于散射光的强度I和正交散射光的强度Is来识别花粉颗粒与灰尘。
专利文献2中揭示的光散射式颗粒检测传感器具备弱化杂散光的光阱。在专利文献2的光散射式颗粒检测传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记载了在容纳光接收元件及光照射元件的壳体的流入口的外侧周缘,突起地设有越靠近头端就开口径越大的大致圆锥状的筒部。由此来抑制壳体内发生的空气涡流和粉尘堆积。
图6是专利文献3揭示的颗粒传感器结构的截面图。如图6所示,专利文献3揭示的颗粒检测传感器100是在其框体130内具备光照射元件110和光接收元件120的光电式传感器。颗粒检测传感器100中,通过光接收元件120来接收由光照射元件110的光照射到检测区域DA中颗粒所引起的散射光,由此检测气体中所含的颗粒。另外,框体130中设有光照射区域131和光接收区域132。光照射区域131被光照射元件110的光照射,光接收区域132是将由于光照射元件110的光在检测区域DA中碰到颗粒而发生的散射光引向光接收元件120的空间区域。光接收区域132中设有光接收侧透镜(聚光透镜)140。这里,检测区域DA为测定中心,其是光照射区域131与光接收区域132相重合的区域,并包含光照射元件110的光轴与光接收元件120的光轴相交的交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3152号公报(2005年10月13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35000号公报(2000年8月29日公开)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200629号公报(2015年11月12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尤其是专利文献3揭示的技术存在颗粒不能有效聚集到作为测定中心的检测区域的问题。
如图6所示,在框体130的构造中,为了不妨碍颗粒的流入,作为测定中心的检测区域DA的附近空间较为宽广。其结果是导致颗粒难以聚集到检测区域DA。因此,尤其是对颗粒含量相对少的气体中的颗粒进行检测时,由于颗粒难以聚集到检测区域DA而导致测定误差增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研发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能将颗粒有效收集到作为测定中心的检测区域的颗粒传感器、以及具备该颗粒传感器的电子设备。
〔用以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颗粒传感器的特征在于:该颗粒传感器在其框体内具备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并对从所述框体的流入口流入的气体中所含的颗粒进行检测;所述发光元件向检测区域照射光,所述光接收元件接收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的散射光,该散射光由所述检测区域中的颗粒所引起;所述框体的内部还具备将所述气体引导至所述检测区域的引导路;所述引导路的形成方式为:随着从该引导路的入口向所述检测区域前进,与该引导路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周长逐渐减小。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引导路的形成方式为:随着从该引导路的入口向所述检测区域前进,与该引导路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周长逐渐减小。因此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多个颗粒通过穿过所述引导路,便能以有效聚集的状态到达所述检测区域。其结果,根据上述方案,通过具备具有以上结构的引导路,能在不妨碍颗粒流动的同时,将颗粒有效地引导至作为测定中心的检测区域。
因此,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能将颗粒有效收集到作为测定中心的检测区域的颗粒传感器。
另外,由于所述框体在其内部具备将所述气体引导至所述检测区域的引导路,因此能实现颗粒传感器的小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40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车辆的二驱与四驱自动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