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脉冲激光和连续激光增材的薄壁零部件复合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3504.2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3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涛;张永忠;刘铭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23K26/34 | 分类号: | B23K26/34;B23K26/12;B23K26/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徐红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脉冲 激光 连续 薄壁 零部件 复合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基于脉冲激光和连续激光增材的薄壁零部件复合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破损的薄壁结构进行表面清理,待修复区研磨,并将待修复零件清洗,去除待修复区的磨损层、疲劳层、氧化层及其他杂质;
(2)测量破损薄壁结构待修复区的尺寸;
(3)根据图纸或进行化学分析确认待修复区的材质;
(4)制定修复工艺:包括破损件的工装、采用的修复粉末、脉冲激光和连续激光熔化沉积修复工艺;
(5)脉冲激光修复:将薄壁结构固定到工作台,其待修复面向上,与激光束方向垂直,采用波长为1.06μm的脉冲Nd:YAG激光光源进行修复;采用的修复粉末为与基体成分一致的粉末,粒度为-90~+325目,逐层在薄壁结构的缺损部位进行堆积,制备出过渡层;
(6)连续激光修复:采用波长为1.06μm的半导体激光光源进行修复,采用的修复粉末成分与基体成分一致,粒度为-90~+325目,以过渡层为基体进行逐层堆积,直至制备出完整尺寸的修复区;
(7)机械加工及质检:对修复后的薄壁结构进行机械加工,使其尺寸、形状精度及表面质量达到技术要求,并对修复件进行超声探伤,检测修复区是否有缺陷;
所述步骤(5)中,所述堆积的工艺参数为:电流:200~400A,脉宽:2.0~3.5ms,频率:8Hz,修复速率:3mm/s,层高:0.15mm,光斑大小:2mm,搭接量1.0mm,修复过程在氩气环境下进行,防止基体氧化;
所述步骤(6)中,所述逐层堆积的工艺参数为:功率:1000W~2000W,修复速率:3~5mm/s,送粉量3~4g/min,载气流量4~6L/min,层高:0.4~1.0mm,光斑大小:4mm,修复过程在氩气环境下进行,防止基体氧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和连续激光增材的薄壁零部件复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研磨用W14号金相砂纸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和连续激光增材的薄壁零部件复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清洗的具体步骤为:将待修复零件放入99%酒精中超声清洗5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和连续激光增材的薄壁零部件复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为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和连续激光增材的薄壁零部件复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所述缺陷包括裂纹或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和连续激光增材的薄壁零部件复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材质为GH4169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35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激光焦点旋转填丝焊接方法
- 下一篇:激光打码中心及打码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