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车锁、智能车锁的控制方法和智能单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1128.3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0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宝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7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七星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3 | 代理人: | 杨永梅 |
地址: | 21563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车 锁本体 复位 闭锁 机械传动模块 闭锁动作 检测信号 驱动车 闭锁检测 闭锁指令 闭锁状态 开锁状态 预设时长 自动停止 智能 检测车 障碍物 车锁 关锁 遇障 自动化 成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车锁、智能车锁的控制方法和智能单车,其中,该智能车锁包括:闭锁执行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闭锁指令时,控制机械传动模块驱动车锁本体执行闭锁动作;闭锁检测模块,用于在执行闭锁动作的预设时长后检测车锁本体是否处于闭锁状态,若否,则生成对应的第一检测信号;复位执行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检测信号控制机械传动模块驱动车锁本体复位至开锁状态,其在未成功闭锁时,能够自动停止闭锁并复位,从而避免车锁在关锁过程中由于遇到障碍物而产生损坏的问题,自动化程度和遇障处理能力均较高,实用性较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车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车锁、智能车锁的控制方法和智能单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健康低碳出行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共享单车以供市民使用,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对于每一辆共享单车均配备有智能车锁以确保单车的安全性。现有的智能车锁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半自动智能车锁,另一种是全自动智能车锁。其中,半自动智能车锁是指能够自动打开却只能靠人工手动关闭的车锁,考虑到该车锁的闭锁功能是人工实现,因此能够很好的避免在闭锁时遇到障碍物的情况。此外,全自动智能车锁作为一种全自动车锁,既能够自动打开又能够自动关闭,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一旦在自动闭锁时遇到障碍物(如单车车轮上的辐条),则很可能对车锁造成损坏。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半自动智能车锁虽然通过人工干预能够避免遇到障碍物所可能带来的车锁损坏,但是自动化程度较低;而全自动智能车锁虽然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无法避免自动闭锁时遇到障碍物产生车锁损坏的问题。另外,对于同时满足自动化程度高和遇障处理能力强的智能车锁尚无完善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车锁、智能车锁的控制方法和智能单车,能够在遇到障碍物时自动停止闭锁动作,并复位至开锁状态,自动化程度和遇障处理能力均较高,实用性较佳。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车锁,包括车锁本体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闭锁执行模块、闭锁检测模块、复位执行模块和机械传动模块;
所述闭锁执行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闭锁指令时,控制所述机械传动模块驱动所述车锁本体执行闭锁动作;
所述闭锁检测模块,用于在执行闭锁动作的预设时长后检测所述车锁本体是否处于闭锁状态,若否,则生成对应的第一检测信号;
所述复位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机械传动模块驱动所述车锁本体复位至开锁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开锁检测模块;
所述开锁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闭锁指令,检测所述车锁本体是否处于所述开锁状态,若是,则生成对应的第二检测信号;
所述闭锁执行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机械传动模块驱动所述车锁本体执行所述闭锁动作。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提醒模块;
所述闭锁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车锁本体处于所述闭锁状态时,生成对应的第三检测信号;
所述提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检测信号生成第一提醒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生成第二提醒信号,所述第一提醒信号用于提醒用户闭锁成功,所述第二提醒信号用于提醒用户闭锁失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终端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宝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宝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11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