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催化氧化烯合成酮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46873.9 申请日: 2016-12-13
公开(公告)号: CN106748690B 公开(公告)日: 2020-06-12
发明(设计)人: 韩维;刘彬彬;金凤莉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07C45/36 分类号: C07C45/36;C07C49/78;C07C49/80;C07C49/84;C07C49/86;C07C49/67;C07C45/34;C07C49/17;C07C201/12;C07C205/45;C07C51/373;C07C65/36;C07C67/313;C07C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黄欣
地址: 210097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催化 氧化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催化氧化烯合成酮的方法,属于催化合成技术和精细化学品合成领域。本发明的具体方法是在氢硅烷的促进作用下,以空气或氧气为氧化剂,铁催化氧化烯合成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方法具有催化剂来源广泛、廉价和环保的优势;氧化剂来源广泛、廉价和不产生废物;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和产率高;底物来源广泛且稳定;底物官能团相容性好且底物的适用范围广;复杂烯分子能很好的转化成酮。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之下,目标产品分离收率高达98%。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合成技术和精细化学品合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用于复杂烯氧化成酮的铁催化方法,是铁催化空气或氧气氧化烯来制备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酮的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有机化合物中,同时,它是非常重要的转化官能团,用于医药、农药、天然产品、有机材料等的合成。因此,发明一种通用、高效、安全和经济的合成酮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合成酮最著名的方法是Wacker氧化反应,反应需要钯为催化剂,铜盐为助氧化剂和空气为氧化剂,反应才能顺利进行(B.W.Michel,L.D.Steffens,M.S.Sigman,Org.React.,2014,84,2.)。最近,Grubbs小组报道了一个通用的钯(5mol%)催化烯氧化制备铜的方法,反应在室温下能取得好的催化效果(US9096519B2)。但该反应仍旧需要贵金属钯催化剂、苯醌为氧化剂或助氧化剂,严重限制了该方法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铁具有天然丰度大、价格低廉和毒性很小的优势,是理想的催化剂金属。发展铁催化的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铁催化烯的氧化研究主要几种在环氧化、双羟基化、反马氏氧化成醛和碳-碳双键氧化断裂的反应(Miquel Costas,Giorgio Olivo,Olaf Cusso,Chem.Asian J.,2016,DOI:10.1002/asia.201601170)。迄今为止,有效的铁催化氧化烯合成酮的反应尚未见诸报道。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Wacker氧化反应需要昂贵的钯催化剂和铜为助氧化剂导致反应成本高,而且制药工业中除去残留钯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铁催化氧化烯合成酮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催化剂来源广泛、廉价和环保的特点;氧化剂廉价、不产生任何废物;底物来源广泛和稳定;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好和产率高;底物官能团相容性好;复杂烯分子能高效合成相应的酮。

技术方案:一种铁催化氧化烯合成酮的方法,具体是在有机溶剂、水或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中,以氢硅烷为添加剂、空气或氧气为氧化剂、铁为催化剂,氧化烯制得酮,反应的温度为20~180℃、时间为0.25~60小时;

反应通式表示如下:

式中:R’表示芳基、杂芳基、氢、C1~C20的烷基、C1~C20的卤取代烷基、C3~C20的环烷基、类固醇基、糖基或核苷基,

R”表示氢、C1~C20的烷基、C1~C20的卤取代烷基、C3~C20的环烷基、氟、氯、溴、碘、羟基、C1~C20烷基羰基、C1~C20烷氧基羰基、C1~C20烷胺基羰基、芳基羰基、杂芳基羰基或C1~C20烷磺酰基;

其中,芳基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联苯基、萘基、蒽基、菲基或芘基;

杂芳基为含N、O或S的五至十三元环的杂芳基。

进一步地,所述杂芳基为呋喃基、苯并呋喃基、噻吩基、吡咯基、吲哚基、咔唑基、吡啶基、异恶唑基、吡唑基、咪唑基、恶唑基或噻唑基。

进一步地,当R’或R”为杂芳基吡咯基、吲哚基、咔唑基、吡唑基或咪唑基时,其氮原子上的取代基任意选自氢、C1~C20的烷基、C1~C20卤取代烷基、C3~C20的环烷基、芳基、杂芳基、C1~C20烷磺酰基、対甲苯磺酰基、苄基、C1~C20烷基羰基、叔丁氧酰基或芳酰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68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