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鳕鱼内脏制备高纯度海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6665.9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2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韩利文;李晓彬;何秋霞;刘可春;张姗姗;孙晨;韩建;王希敏;郭敬兰;盛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F9/10 | 分类号: | C07F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朱彩霞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 磷脂 高纯度 制备 鳕鱼内脏 聚苯乙烯凝胶柱 鳕鱼 超临界萃取 海洋副产物 超声强化 高效溶剂 过程操作 快速净化 社会意义 提取效率 下脚料 层析 节能 加工 环保 生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鳕鱼内脏制备高纯度海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的方法。本方法采用高效溶剂提取、快速净化、超声强化超临界萃取、聚苯乙烯凝胶柱层析等工艺,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的优势。利用鳕鱼加工下脚料,提取到高纯度的海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提取过程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磷脂的纯度大于等于97%。本发明一方面解决大量剩余海洋副产物资源的浪费问题,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丰富了磷脂的制备来源,且原料来源广泛廉价,降低了磷脂提取成本,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活性物质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鳕鱼内脏中提取高纯度海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磷脂是一类含磷酸根的类脂化合物,是组织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鞘磷脂和甘油磷脂两大类。前者主要见于高等动物的红细胞膜中,后者在动物肝脏、脑及卵巢中含量丰富。磷脂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生理调节机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等作用。现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将磷脂应用于临床中,预防脑、心、肝、肿瘤等疾病。此外,磷脂还具有乳化、润湿、抗氧化、改善物料粘度、防止淀粉老化等特征,使其在食品工业、轻工、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磷脂产品主要是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大豆磷脂虽然存在广泛,价格低廉,但其脂肪酸组成相对简单,不饱和程度较低;蛋黄磷脂的PC纯度较高,但生产成本高,缺少对人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海产动物来源的磷脂因其侧链中富含EPA和DHA等丰富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显著的降血脂、抗衰老、促进神经传导、提高大脑活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肝、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多种功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我国海产品加工废弃物原料丰富,高值化利用市场前景好,但目前尚无规模化生产技术。鱼虾贝等加工下脚料大都用于加工低值产品或作为废弃物处理掉,造成了渔业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还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隐患。因此,利用这些下脚料提取精制高经济附加值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对于提高海洋资源利用价值,突破海产磷脂产业化关键技术意义重大,且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鳕鱼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洋,生活在海洋底层和中下层,是海洋渔业捕捞的主要对象之一。全球鳕鱼总产量较高,约占海洋渔业总产量的12%。现代随着人们对健康水平要求的提高,市场对鱼类产品需求越来越大,促使我国的海洋鱼类加工业迅速发展。目前,我国鳕鱼每年加工量约40~50万吨,鳕鱼的加工会产生大量的加工副产物,如鱼头、内脏、鱼皮等,其重量约占原料鱼的50%左右。这些副产物,特别是鳕鱼内脏,大都用于加工低值产品或作为废弃物直接丢弃,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鱼类加工下脚料的高值化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鳕鱼内脏含有大量的磷脂、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具有极大的利用空间和利用价值。
国内外对磷脂的提取纯化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常用的方法有:溶剂提取法、吸附色谱法、超临界萃取法、酶解法、无机盐复合沉淀法、微波提取法、膜分离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很多的技术缺陷:原料方面主要从大豆和蛋黄中提取,从而和人类抢夺食物资源;超临界萃取法、膜分离法等工艺较为复杂,操作成本高;无机盐沉淀法引入金属离子(Zn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安全环保的利用鳕鱼内脏制备高纯度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从鳕鱼内脏中提取高纯度海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的方法,将鳕鱼内脏粉碎,用碱性乙醇液搅拌提取,提取液经包合净化剂脱胆固醇、脱色后得到粗磷脂,粗磷脂经超声强化超临界萃取、聚苯乙烯凝胶柱层析得到高纯度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
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66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取蛋黄卵磷脂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物水化油脚中磷脂的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