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底板采动破坏带分段观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3883.7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5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波;王建宁;宋文成;田忠伟;周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张红凤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破坏 分段 观测 方法 | ||
1.一种底板采动破坏带分段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打探测钻孔,用钻机在煤岩巷道中向顶板或底板岩层中先后施工规定角度钻孔数个;
b安装观测系统,其所采用的观测系统包括封堵系统、探测系统、压力转换系统和推进供给系统;
所述探测系统包括导向锥和探测内管,所述探测内管包括一段I型探测内管和若干段II型探测内管,在所述I型探测内管上设置有可伸缩充放水头,将I型探测内管和II型探测内管依次通过螺纹连接,将导向锥安装在所述I型探测内管的头部;
所述封堵系统包括封堵外管、胶囊进水开关、若干个封堵胶囊和若干个滑移套管,相邻的封堵胶囊之间通过胶囊连接管接通,所述滑移套管套置在所述封堵外管上,其中,每个封堵胶囊均包括外封堵胶囊和内封堵胶囊,所述外封堵胶囊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移套管的外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封堵外管凸起部的外侧,所述内封堵胶囊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移套管的内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封堵外管上,相邻的封堵胶囊之间的封堵外管的顶部均设置有漏水孔,所述探测内管位于所述封堵外管内,并可在所述封堵外管内相对滑动;所述胶囊进水开关设置在位于最外侧的封堵胶囊处的封堵外管上;
所述推进供给系统包括钻机、钻杆和注水操作台;
所述压力转换系统位于钻机与探测内管之间的钻杆上;
c起胀所有封堵胶囊,
将探测内管的I型探测内管段放置在封堵外管内,并沿封堵外管滑动将所述I型探测内管段推送至最外侧的封堵胶囊的胶囊进水开关处,此时,位于I型探测内管上的可伸缩充放水头自动弹出,将胶囊进水开关顶开,此时通过压力转换系统将水压转换为2.5MPa,开启注水操作台向最外侧的封堵胶囊进行充水,最外侧的封堵胶囊充满后,依次向相邻的封堵胶囊进行充水,此时所有的封堵胶囊会依次起胀,待所有封堵胶囊起胀完成后,关闭注水操作台,同时将探测内管继续向上推进至第一个漏水孔;
d测定漏水量参数,
接步骤c,完成所有封堵胶囊的起胀后,进行漏水量参数测定,探测内管的I型探测内管段在推进至第一个漏水孔时,可伸缩充放水头再次自动弹出,与第一个漏水孔形成导水通道,此时通过压力转换系统将水压转换为0.1MPa,开启注水操作台进行充水,充水完成后,关闭注水操作台,同时将探测内管继续向上推进至下一个漏水孔,并进行充水,依次完成后面漏水孔的充水测量;即按照顺序依次增加水压稳定后,分别等待1-2分钟,分别读取并计算各孔段平均漏水量L1、L2、L3、...;
e对封堵胶囊进行泄压排水,
通过探测内管沿封堵外管滑动,将探测内管的Ⅰ型探测内管段向下回撤至最外侧的封堵胶囊进水开关位置,此时可伸缩充放水头自动弹出,将胶囊进水开关顶开,此时通过压力转换系统将水压转换为0MPa,并关闭注水操作台,此时所有封堵胶囊开始同时泄压排水,完成所有封堵胶囊的泄压排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采动破坏带分段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转换系统包括套管一、套管二和压力转换阀门,所述套管一、套管二与所述钻杆形成螺纹连接,所述压力转换阀门包括转换管和压力转换器,所述压力转换器位于所述转换管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板采动破坏带分段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转换器包括不等长活塞组、通水孔、弹簧一、压板和调节螺丝,所述不等长活塞组为圆柱形,其中间被长轴固定连接,所述通水孔位于不等长活塞组两侧,所述弹簧一位于不等长活塞组的下方,通过不等长活塞组的移动来控制是否充水,所述压板和调节螺丝用于调节开启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采动破坏带分段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外管内壁底部设置有导向轨,所述探测内管的外壁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轨配合滑动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采动破坏带分段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进水开关包括密封盖板、胶囊充水孔和弹簧二,所述密封盖板包括横向密封盖板和与其连接的垂向密封盖板,所述胶囊充水孔位于所述横向的密封盖板上,所述弹簧二位于垂向密封盖板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采动破坏带分段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充放水头为一球状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38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V电池盒气密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件试压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