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酿酒酵母高密度培养方法及其pH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1122.8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0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啸;俞学锋;李知洪;谈亚丽;伍业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8 | 分类号: | C12N1/18;C12Q3/00;C12R1/865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3 | 代理人: | 雒纯丹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酿酒 酵母 高密度 培养 方法 及其 ph 调控 | ||
1.一种酿酒酵母高密度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发酵原料处理:糖蜜去渣沉淀,加酸酸化水解得到还原糖重量占20-25%的发酵型糖蜜,所述酸选自硫酸、盐酸、硝酸或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b. 种子培养:将斜面保存的菌株进行一级和二级种子培养;
c. 种子富集:离心、洗涤,富集得到酿酒酵母种子;
d. 发酵培养:将步骤c的酿酒酵母种子接入仅装有水的发酵罐内进行发酵培养,发酵罐内的通气比为1.6-2.5VVM,溶氧体积45-70%,在线实时监测菌体的生理状态,根据实时监测的生理参数调控流加补料的速率,所述生理参数包括二氧化碳释放速率、氧气摄入速率和呼吸商,所述调控过程除流加补料外无需额外添加无机盐、酸、碱和微量元素;
所述调控过程中的呼吸商值控制在0.6-1.2,当呼吸商值大于1.2时,降低补料的流加速率;当呼吸商值小于0.6时,提高补料的流加速率;
所述调控过程控制pH在4.2-6.0;
e. 发酵结束,分离洗涤,收集酿酒酵母菌体;
所述调控过程中流加的补料为糖蜜和酵母浸粉;
所述酿酒酵母菌株为酿酒酵母FX-2(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X-2),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164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一级种子培养使用的一级培养基的组成按重量计,包括:1-2%酵母膏,2-4%蛋白胨和2-4%葡萄糖;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接种量为按照每200-250mL一级培养基接种一环菌种计算,培养条件为28-32℃温度,200-300rpm转速下培养18-26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二级种子培养使用的二级培养基的组成按重量计,包括:2-4%葡萄糖,2-4%酵母浸粉,0.1-0.3%磷酸二氢钾和0.1-0.3%磷酸氢二钾,其pH控制在5.5-5.8;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接种量为二级培养基体积的10-15%,培养条件为28-32℃温度,200-300rpm转速下培养18-2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二级种子培养使用的二级培养基的组成按重量计,包括:2-4%葡萄糖,2-4%酵母浸粉,0.1-0.3%磷酸二氢钾和0.1-0.3%磷酸氢二钾,其pH控制在5.5-5.8;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接种量为二级培养基体积的10-15%,培养条件为28-32℃温度,200-300rpm转速下培养18-2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接种量为发酵罐内装液量体积的10-15%,发酵温度为26-35℃,压力为0.03-0.15MPa,时间为14-20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接种量为发酵罐内装液量体积的10-15%,发酵温度为26-35℃,压力为0.03-0.15MPa,时间为14-20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接种量为发酵罐内装液量体积的10-15%,发酵温度为26-35℃,压力为0.03-0.15MPa,时间为14-2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接种量为发酵罐内装液量体积的10-15%,发酵温度为26-35℃,压力为0.03-0.15MPa,时间为14-20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富集得到的酿酒酵母种子的湿重为400-700g/L。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密度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干基计算,步骤e得到的酿酒酵母菌体密度为60-8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11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