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板材辊轧弯曲成形回弹补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6567.7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7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诚;黄建芯;黄荐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楠***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伺服马达 角度调整座 辊轮 回弹补偿 金属板材 辊轧 横移 转轴 弯曲成形 回弹 驱动 齿轮啮合 齿轮转动 回授控制 角度弯曲 可编程式 弯曲辊轮 转轴垂直 调整辊 感测器 控制器 滑动 齿数 侦测 转动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材辊轧弯曲成形回弹补偿机构,包含横移基座、伺服马达、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角度调整座以及辊轮。横移基座具有沿水平方向滑动的功能;伺服马达设置于横移基座上。第一齿轮固定于伺服马达的转轴上。第二齿轮啮合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齿数多于第一齿轮。角度调整座固定于第二齿轮的转轴;辊轮设于角度调整座上,辊轮的转轴垂直于第二齿轮的转轴,当伺服马达驱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转动时,角度调整座随第二齿轮的转动而调整辊轮的辊轧角度。上述回弹补偿机构可使金属板材在线上以伺服马达驱动改变辊轮角度对板材进行角度弯曲,配合感测器侦测回弹角度或边宽,输入可编程式控制器,回授控制弯曲辊轮对回弹进行弯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回弹补偿机构,特别是有关于金属板材辊轧弯曲成形回弹补偿机构。
背景技术
所谓“辊轮成形”是金属板材经多段辊轮不断的进行横向弯曲,以形成特殊断面型材的成型技术,其用途相当广泛,汽车、钢管、抽屉滑轨与建筑等产业的金属制品都大量使用辊轮成形方法。
目前辊轧成形回弹的补偿方法,其型辊的角度均为固定而无法自由调整,一旦角度预测错误就必须重新制作型辊,且高强度钢材角度回弹大不易精准预测。重新制作型辊不但费时且增加成本。
有鉴于上述的问题,需有能调整角度的型辊才能在线上即时补偿回弹的型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金属板材辊轧弯曲成形回弹补偿机构,借以因应即时调整辊轧角度的回弹补偿状况。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金属板材辊轧弯曲成形回弹补偿机构,其包含横移基座、伺服马达、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角度调整座以及辊轮。横移基座具有沿水平方向滑动的功能。伺服马达设置于横移基座上。第一齿轮固定于伺服马达的转轴上。第二齿轮啮合于第一齿轮,且第二齿轮的齿数多于第一齿轮。角度调整座固定于第二齿轮的转轴。辊轮设于角度调整座上,辊轮的转轴垂直于第二齿轮的转轴。当伺服马达驱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转动时,角度调整座随第二齿轮的转动而调整辊轮的辊轧角度。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金属板材辊轧弯曲成形回弹补偿机构还包含可编程式控制器,用以控制伺服马达的转动角度。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金属板材辊轧弯曲成形回弹补偿机构还包含第一位置感测器,其连接至可编程式控制器,第一位置感测器用以量测金属板材的弯曲角度。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伺服马达包含减速机。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角度调整座的一端固定于第二齿轮的转轴,而辊轮设置于角度调整座另一相对端。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金属板材辊轧弯曲成形回弹补偿机构还包含可编程式控制器,用以控制横移基座与金属板材之间的距离。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金属板材辊轧弯曲成形回弹补偿机构还包含第二位置感测器,其连接至可编程式控制器,第二位置感测器用以量测金属板材的宽度。
应用本发明上述的金属板材辊轧弯曲成形回弹补偿机构,即可使金属板材在线上以伺服马达驱动改变辊轮角度对成形形材进行角度弯曲,配合位置感测器侦测回弹角度或边宽,输入可编程式控制器,回授控制弯曲辊轮对回弹进行弯曲而达到型才回弹补偿与整直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根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辊轧弯曲成形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绘示根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线上辊轧弯曲成形回弹补偿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绘示根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辊轧弯曲成形回弹补偿机构的侧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未经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65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