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去热原纯化降纤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6474.4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乃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冠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64 | 分类号: | C12N9/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去热原 纯化 降纤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纯化降纤酶精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蛇毒中的降纤酶是哺乳动物凝血及纤溶系统的蛋白酶。通过专一性的激活或灭活作用, 该蛋白酶作用于血液凝固、纤溶系统的各个步骤, 产生促凝或抗凝效应。在体外引起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凝聚, 起凝血作用; 在体内它不激活凝血因子XIII。所有它有分解血浆纤维蛋白原、溶解血栓、降低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力的作用。在临床上蛇毒类凝血酶能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急性脑梗死,以及脑梗死再复发的预防等。
热原系指由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它包括细菌性热原、内源性高分子热原、内源性低分子热原及化学热原等。这里所指的“热原”,主要是指细菌性热原,是某些细菌的代谢产物、细菌尸体及内毒素。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产物,其次是革兰阳性杆菌类,革兰阳性球菌则较弱,霉菌、酵母菌、甚至病毒也能产生热原。当含有热原的物质进入人体以后,人体会产生发冷、寒颤、发热、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体温可升至40℃以上,严重者甚至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因此去热原是很多药用生化产品生产工序中不可缺少的一步。细菌内毒素法是常用的控制热原的检测方法之一。
天然蛇毒中提取的类凝血酶绝大多数为酸性蛋白质,经对现有文献的检索发现,从蛇毒种制备降纤酶多采用阴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并结合凝胶过滤、亲和层析和反相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纯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取得了单一成分产品,但是比活更高、去除热原的降纤酶单一成品的获得使降纤酶的应用更加安全,同时更能满足临床和科研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去热原纯化降纤酶的方法。取得比活更高、去除热原的单一成分降纤酶产品,使其能够快速、简便、低成本的纯化降纤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步骤如下:
(1)将降纤酶干粉按1:10-30(Kg:L)的比例加入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后,加入等体积的乙醇以及总体积的5% (L:Kg) 的乙酸铵搅拌。
(2)按降纤酶干粉1:20-40(Kg:L)的比例加入0.1-0.4mol/L 磷酸钾溶液,搅拌30分钟后,再按降纤酶干粉1:20-40(Kg:L)的比例加入0.05-0.3mol/L的乙酸钙溶液,搅拌均匀。
(3)用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至9.0-10.0,搅拌2-3小时;3000rpm离心30分钟,弃去沉淀物取上清液。
(4)上清液用2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 至7.5-8.5,加入10倍量(V/V)95%乙醇,沉淀析出,静置过夜。
(5)虹吸上层废乙醇,收集沉淀,3000rpm离心30分钟。
(6)沉淀物用无水乙醇脱水,3000rpm离心30分钟。
(7)将沉淀物置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即得降纤酶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实施例1
(1)将降纤酶干粉按1:15(Kg:L)的比例加入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后,加入等体积的乙醇以及总体积的5% (L:Kg) 的乙酸铵搅拌。
(2)按降纤酶干粉1:15(Kg:L)的比例加入0.2mol/L 磷酸钾溶液,搅拌30分钟后,再按降纤酶干粉1:30(Kg:L)的比例加入0.1 mol/L的乙酸钙溶液,搅拌均匀。
(3)用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至9.2,搅拌2.5小时;3000rpm离心30分钟,弃去沉淀物取上清液。
(4)上清液用2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 至7.8,加入10倍量(V/V)95%乙醇,沉淀析出,静置过夜。
(5)虹吸上层废乙醇,收集沉淀,3000rpm离心30分钟。
(6)沉淀物用无水乙醇脱水,3000rpm离心30分钟。
(7)将沉淀物置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即得降纤酶成品。
得到的降纤酶成品检测纯度为98.2%,比活力为4090单位/mg,细菌内毒素小于0.01EU/U。
实施例2
(1)将降纤酶干粉按1:25(Kg:L)的比例加入纯化水中搅拌溶解后,加入等体积的乙醇以及总体积的5% (L:Kg) 的乙酸铵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冠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冠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64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保液和抗振结构的圆柱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可充电锂离子扣式电池